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工原材料,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主要应用于聚酯树脂、聚酯纤维以及薄膜、绝缘漆、增塑剂等的生产。PTA生产废水因水质水量波动大,且含有大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其治理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PTA废水一般在4560℃下产生,且水温波动很大。目前国内外对对苯二甲(TA)的厌氧处理研究多集中在中温条件,高温条件的研究也只有少数学者涉及,然而对PTA这一特殊行业废水厌氧处理时温度的影响及其内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还未有人探讨。本文设计UBF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处理PTA合成废水,考察不同条件下系统的运行特性,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简称FISH)、克隆测序及T-RFLP技术对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反应器在33℃,37℃,43℃以及52℃四个温度条件下的运行情况看,以37℃的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可达94%,出水COD低于100mg/L,TA去除率则稳定在97%左右,出水TA浓度在1550mg/L。与此同时,在33℃、43℃、52℃下TA去除率分别为79.34%、90.80%和70.08%。分析污泥粒径,发现温度变化对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且当温度升高至5055℃,易造成污泥絮体的破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稳定运行时期系统中的细菌和古菌分布情况,发现:37℃下细菌和古菌百分含量分别为46.8%和53.2%。两者数量相当,且互营生长。对系统不同运行温度下的菌群组成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稳定运行的UBF厌氧反应器中优势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绿弯菌门,螺旋体门,放线菌门,栖热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以及Synergistetes九个门类。其中,-变形菌纲(互营菌属)是TA降解优势功能菌群,在37℃和43℃的污泥样品中含量分别为48.65%和41.38%。而33℃和52℃运行条件下β-变形菌纲具有最大含量,分别占该温度下细菌总量的43.24%和33.33%。通过T-RFLP对系统内微生物进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使用MspI、HhaI和RsaI三种酶分别酶切同一样品时,尽管在某一特定菌群的百分含量上结果存在细微的差异性,但在系统的优势菌群上,三种酶切结论一致:-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分别为37℃和43℃下的优势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