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青岛市居民疾病的死亡状况和超重肥胖暴露流行水平,计算人群超重肥胖归因分值(PAF)、归因于超重肥胖的死亡数(AM)以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和去超重肥胖期望寿命,进而分析青岛市人群归因于超重肥胖的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比较风险评估方法,由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青岛项目点获得青岛市人群体质指数(BMI)数据,根据BMI数值对体重进行分类,本研究将BMI≥24kg/m2定义为超重肥胖。结合超重肥胖相关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计算人群超重肥胖归因分值(PAF)。通过青岛市全死因监测系统,获得超重肥胖相关疾病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死亡数,结合人群归因分值(PAF),计算人群归因于超重肥胖的死亡数和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以及去超重肥胖期望寿命,进行死亡和疾病负担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5509个调查对象,其中47.18%的男性和40.97%的女性超重,20.40%的男性和26.41%的女性肥胖;较高比例人群的BMI值高于最优均值22.0kg/m2。从年龄分布上来看,超重肥胖占比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60~6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男女之间总体BMI平均值差异不大;随着学历水平的升高,BMI水平呈下降趋势。2016年青岛市居民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109.92万人,占总人口的13.86%。根据死因监测报告显示,全年共有58978(743.64/10万)人死亡,男性死亡率(843.62/10万)高于女性(645.20/10万);青岛市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死因疾病依次是心脏病(221.22/10万)、恶性肿瘤(218.76/10万)和脑血管疾病(130.48/10万),占全部死因的76.7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死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人群超重肥胖归因分值为38.79%(男性为33.98%,女性为47.10%),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65岁达到顶峰,50岁以上年龄组,女性的人群归因分值均高于男性;在超重肥胖相关疾病中,糖尿病和泌尿疾病的人群归因分值(48.53%)高于心血管疾病(39.72%)和恶性肿瘤(35.26%);所有疾病中,女性的人群归因分值均高于男性。归因于超重肥胖的疾病死亡数共6795人(男性3772人,女性3023人),占青岛市人群总死亡的11.52%,其中男性为11.36%,女性为11.72%。缺血性心脏病(2275人)、缺血性脑卒中(977人)和出血性脑卒中(943人)是归因于超重肥胖死亡数最多的疾病,占所有超重肥胖归因疾病死亡总数的61.74%。归因于超重肥胖的疾病死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男性的归因死亡率(148.06/10万)要高于女性(115.68/10万)。超重肥胖造成1.39岁的期望寿命损失(男性1.36岁,女性1.41岁)。心血管疾病去超重肥胖影响后,增寿年数为1.10岁,高于恶性肿瘤(0.59岁)、糖尿病和泌尿疾病(0.29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去超重肥胖影响后增寿年数最高,为0.66岁。结论:一、青岛市研究人群中67.58%的男性和67.38%的女性处于超重肥胖状态,超重肥胖暴露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二、归因于超重肥胖的疾病死亡数共6795人,占青岛市死亡总数的11.52%。三、在各类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归因于超重肥胖死亡数最多的疾病,占归因死亡总数的64.97%。四、超重肥胖造成了1.39岁的期望寿命损失,心血管疾病去超重肥胖影响后增寿年数最高,为1.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