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是胸部CT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尤其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被逐步认可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在我国,表现为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早期肺癌发病率迅速升高。CT作为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发现、诊断及随访策略制定的主要手段。目的:研究肺磨玻璃密度结节CT定量参数能否鉴别诊断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分析各型肺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初步探讨CT诊断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个经手术病理诊断的纯GGN的大小和CT值指标,包括7个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7个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14个,浸润性腺癌20个,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立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点。分析45个患者的病灶CT特征,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微浸润癌5例,原位腺癌6例,贴壁状生长(包括贴壁为主)的浸润性腺癌6例,腺泡亚型浸润性腺癌14例,乳头状亚型浸润性腺癌5例,实体亚型浸润性腺癌5例。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织病理亚型的大小和CT值差异。结果:共58个患者,其中9名男性,年龄27-79岁。病变分成浸润前/微浸润病灶(n=38)和浸润性腺癌(n=20)。浸润性腺癌肿瘤大小(20.3±8.5)mm和CT值(-412.6±55.0)HU均大于浸润前/微浸润病灶,大小为(9.5±3.2)mm、CT值为(-554.7±84.4)HU(P<0.001)。上述两个指标分别取临界值≥12.5 mm和CT值≥–482.5 HU作为诊断浸润性肺腺癌的标准,诊断的准确度为87.9%,敏感度100%,特异度81.6%,阳性预测值74.1%,阴性预测值100%。共45个患者,男性患者13名,女性32名;年龄范围36-79岁,平均58.2±10.5岁,中位年龄59岁。所有病灶大小范围7-45mm,平均值(21.7±9.9)mm,中位数21mm;CT值范围-770-99HU,平均值(-327.8±275.0)HU,中位数-410HU。在各亚型中,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6,P=0.400);病灶大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1,P<0.001),随着病灶浸润程度的增加,病灶大小增加;病灶CT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24,P<0.001),随着病灶浸润程度的增加,病灶CT值增加。在贴壁状生长、腺泡亚型、乳头状亚型、实体亚型四类浸润性腺癌亚型特征的比较中,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69,P=0.776);病灶大小在浸润性腺癌各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4,P=0.273);病灶CT值在浸润性腺癌各亚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5,P=0.006)。结论:GGN大小和CT值能运用于鉴别诊断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和微浸润病变。肺腺癌CT特征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生长方式和浸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