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以满足我国各地基础教育发展对课程的需求,自此以学校层次的地缘性的“校本课程”开始了蓬勃建设和发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已广泛渗透于生活。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化学,是时代发展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化学教学中要融入体现新时代特点的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教学内容。化学回归于生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和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责任感和价值观。所以开设基于STSE的《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及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的介绍,笔者对STSE教育、校本课程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概况、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概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梳理,笔者发现十几年来化学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与内容建设成果丰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发展对校本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开设一门基于STSE指导的、基于学校实际需要的化学校本课程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和案例意义的。第三、四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主要论述了《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设置,概括校本课程的开发流程。笔者依托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及其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以STSE为指导,挖掘课程素材、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构思教学方式方法。该课程为科普性课程,其授课形式灵活多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文中选取当地海参圈的污染问题及白酒的酿造过程作为案例,在案例中有机融合STSE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习学校实践之后,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反馈评价。第五部分是结论及建议,是笔者在课程实施之后进行的深入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本论文能对该校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