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已开展二十余年,政府的重视,大众媒体的关注,资本的驱动使得非遗保护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这种共识和热潮逐渐在社会形成一种语境。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态的、整体性的文化,其研究对象是“生活世界”,这个活态的生活世界在非遗语境中,面对上层话语的评判,大众媒体的聚焦,商业化的驱动必然会与这种语境形成对话和互动,进而促成民俗文化的嬗变,以及新民俗的产生。这种新语境下的新变化也为非遗这项立体、多元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进步空间。本文以湖南道县的阳乐田村端午龙船民俗活动为切入,适时,道县端午龙船民俗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有幸目睹了道县申遗的准备过程,因此得以观察到非遗语境与民俗的双向互动。首先,在宗族传统方面。阳乐田村“乌龙庙”这个“圣凡一体”的信仰场所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政府对民间信仰管制的放松,原本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民间信仰转变成传统文化而复兴起来。村民重新雕塑祖先“本部公公”像,与原来的“乌龙大王”像并置在祠庙里,并不断修缮庙宇,扩建祠堂。这一行为背后反映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原本顽强地、隐秘地存在于农民私人领域的宗教生活积极寻求在公共生活中获得正当性的许可。在“乌龙庙”内村民以祖先信仰“本部公公”为主,辅以各种信仰,一方面显示出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祖先—子孙”这一绵长久远的文化生命是农民的本体信仰,即“圣凡一体”。其次,申遗语境下道县端午节庆传统的变迁。道县端午龙船习俗已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部门近年来又在筹备将之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道县的端午龙船习俗得到了新的重视和隐形的提倡,因而新近出现许多开始划龙船的村落,并且村中的端午龙船仪式场面越来越大,端午划龙船习俗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道县在端午期间构建出“中和节”暨周敦颐理学千年国际文化节,但是由于缺乏民俗基础,在民间仍是一个陌生的节日。最后,在非遗语境下端午龙船习俗仪式的变迁。一方面,以道县做仪式的法师的个人境遇的改变,以及他关于近几年所做的端午龙船仪式的变化要求入手分析,发现村民对仪式的日渐重视,以及对复杂仪式的需求逐渐增多,但传统民俗文化的全面恢复还处于观望期。另一方面,以阳乐田的老支书为切入,分析宗族家长或文化精英在新语境下对仪式的态度的转变,认为对于村民来说仪式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祖先—子孙”这一本体性信仰需求,但随着新语境的产生,年轻的文化持有者将如何阐释传统的意义仍需要时间的考量。在申遗语境下,道县的端午龙船习俗被赋予更多节庆内涵;节庆仪式举行的更加频繁和繁复;“祖先—子孙”文化生命体的本体性信仰表现更加彰显。另一方面,从道县的端午龙船习俗在申遗过程中得到的互动反馈可知,在非遗保护之前需要精细的田野调查,对地方民俗进行深描与精研;要调动民俗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的核心内容;不能忽视共同作为民俗主体的群体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注意非遗对象的内价值与外价值并重,以内价值为主,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伤害非遗对象的原本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