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生态交错带”概念提出以来,许多生态学家对它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大量的事实表明生态交错带富于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交错带中有多方面变化。
本研究目的:
1)调查森林—草原交错带的物种组成及功能群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影响群落中物种分布的生态因子;
3)分析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的森林—草原交错带作为研究地点,确定了1个森林样地、5个林草交错带样地、1个草原样地,进行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密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的调查,并对各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
究结果表明:
1)研究样地内共记录到维管植物41科153属301种;
2)从草原→林草交错带→森林的群落结构变化中,植物种类的变异性较大,林草交错带的物种分布情况呈现双峰趋势,表现为明显的正边缘效应;
3)在各区段群落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中,多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禾草是群落组成的主体,Raunkiear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为主,水分生态型功能群组成中,中生植物是各群落组成的主体;
4)各区段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均高于林草交错带的中间地带,其规律与物种分布规律相符合;
5)羊草、地榆、苔草这3类优势植物,沿水分梯度在各区段群落中出现时,重要值表现为3种变化规律,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水分利用机制;
6)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产力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Shannon—Weiner指数与地上生产力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弱于前者。
研究区域沿着水分梯度,从草原→林草交错带→森林各区段草地群落具有明显的生态替代现象,即由羊草草甸、羊草+贝加尔针茅草甸、日阴菅草甸、杂类草(五花)草甸群落依次变化。水分因子是影响林草交错带草地群落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生态因子。
通过对各区段的群落类型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林草交错带的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为解释植被变化及群落稳定性提供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