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耐受及骨髓动员对脑缺血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耐受预处理不同时间剂量以及诱导脑缺血耐受产生的不同时间窗,确立最佳耐受时间剂量和诱导时间窗;观察毛冬青总黄酮等中药成分对小鼠脑缺血耐受的影响,筛选具有增强脑缺血耐受作用的中药成分;探讨毛冬青总黄酮提高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1、采用两次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造脑缺血耐受模型,通过观察不同预处理时间剂量下小鼠脑组织形态的变化,确定小鼠脑缺血耐受最佳时间剂量。  2、采用两次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造脑缺血耐受模型,通过观察不同预处理诱导时间窗下小鼠脑组织形态的变化,确立小鼠脑缺血耐受最佳诱导时间窗。  3、采用两次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造脑缺血耐受模型,通过观察毛冬青总黄酮等中药成分在最佳耐受时间剂量、诱导时间窗下对小鼠脑组织形态的变化,筛选出具有增强脑缺血耐受作用的中药成分。  4、采用稍加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刺激自体骨髓干细胞分裂增殖,并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观察大鼠脑组织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Brdu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  结果:1、对小鼠脑缺血耐受不同时间剂量的影响预缺血10min+再次缺血30min组时间剂量较其他实验组能显著提高脑缺血时脑神经细胞的耐受作用(P<0.01)。  2、对诱导小鼠脑缺血耐受产生的不同时间窗的影响120h组的诱导时间窗较其他实验组能显著提高脑缺血时脑神经细胞的耐受作用(P<0.01)。  3、不同中药成分对小鼠脑缺血耐受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养血清脑颗粒组、毛冬青总黄酮小剂量组、柿叶黄酮大、中剂量组、生姜挥发油大、中剂量组、川芎嗪注射液大剂量组、灯盏花素注射液大剂量组能显著增强脑缺血耐受(P<0.01)。  4、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与模型组(非动员组)相比,毛冬青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动员组对脑缺血时脑组织神经细胞的损伤的保护作用显著(P<0.01),毛冬青总黄酮小剂量对脑缺血时脑神经细胞的损伤的保护作用显著或明显(P<0.01或P<0.05);毛冬青总黄酮大剂量组Bax蛋白表达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动员组Bax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动员组、毛冬青总黄酮大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毛冬青总黄酮大剂量组CD34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强(P<0.05);毛冬青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强(P<0.01),动员组Brdu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强(P<0.05)。  结论:通过对不同时间剂量、不同诱导时间窗下小鼠脑缺血耐受的研究,以10min脑缺血作为预处理,可对间隔5天后30min脑缺血引起的脑神经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预缺血10min+再次缺血30min、120h诱导时间窗为比较合适的脑缺血耐受时间;柿叶黄酮、生姜挥发油、毛冬青总黄酮以及川芎嗪注射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脑保护作用,促进脑缺血耐受形成;毛冬青总黄酮具有很强的对脑缺血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与骨髓动员剂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G-CSF动员后可向大鼠脑缺血区趋化并可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显著促进脑缺血区血管再生,降低细胞凋亡率。
其他文献
单分散性聚合物微球具有可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已成为缓控释剂型研究的热点。制备微球的传统方法为机械搅拌法,该方法获得的微球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等限制了其应用。微流控
重楼属植物是一类极具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根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疮、毒蛇咬伤、凉风抽搐、咽喉肿痛和跌打伤痛等症。现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抑菌与止血等药理作用。宽叶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latifolia)主要分布于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陕西等地,为药典品种七叶一枝花的新变种,但迄今未见有关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本课
肝纤维化是以星状细胞(HSC)激活,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肝内ECM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是肝硬化的早期和必经阶段。导致肝纤维化的因素有很多,如病毒、药物、乙醇、缺氧、免疫因素等,都可损伤肝脏,造成炎症、细胞坏死、凋亡,进而发展成肝纤维化。现在研究认为,肝纤维病理过程是可逆的,因此寻找合适药物抑制和治疗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鬼针草,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药材资源非常
目的:研究制定一条以左旋多巴为原料合成左旋多巴乙酯的合理工艺路线;对所合成的左旋多巴乙酯进行结构确证,并建立其质量标准。  方法:以左旋多巴和乙醇为原料,氯化亚砜为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