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写作手法趋向成熟的作品,发表于1722年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小说的女主人公摩尔出生于新门监狱,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亲生母亲陪伴左右。在其成年后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却没有抚养大过其中任何一个。因此,摩尔不单单是一个缺失母亲的孩子同时自己也是一位缺席的母亲。从缺席的母亲这个角度出发,很容易得出结论:摩尔是位不称职的母亲,笛福在小说中并未体现摩尔的母性。然而,这种论断忽略了摩尔在母性和生存之间的挣扎。本论文将从摩尔挣扎的生存之路展开,并且在这过程中力求探索小说中所体现的摩尔的母性。摩尔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下层社会妇女,在一次偷窃中被抓后,留下幼小的摩尔一个人。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摩尔经历了英国的一段动荡的历史。英国当时正处于国内社会变革以及国外战争连连的境地。而作为一名生活在父权社会中的下层女性,摩尔的生活更是不易。为了自身的生存,她屡次抛弃自己的孩子,因此,摩尔的母性是由她所处的绝望境地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摩尔几乎都是把孩子托付给她的丈夫;丈夫的家人或是她确定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照顾的人。摩尔在自身生存和履行母亲责任二者之间选择了前者一方面是生活所迫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孩子们免于颠沛流离的穷困生活,在看似母性缺失的同时正好是母爱的彰显。对于摩尔而言,母亲是能够在经济和精神两方面给予帮助的人,这也是摩尔将收养她的老妇人和帮她接生的产婆视为母亲的原因。在两位替代母亲的帮助下,摩尔在老年时期已成为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女性,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存能力。摩尔实现了精神上的救赎以及经济上的独立,此时的她不但能够不再依赖别人,反而能够成为别人依赖的人。在跟她的丈夫杰米以及产婆母亲的相处中,摩尔重新获得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