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楼是一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巨构,以往学术界从建筑学、历史学等角度所展开的研究因为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认为“文化遗产生命体”理论,可以指引我们对土楼展开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本文正是以“文化遗产生命体”的视角,以现状、时间、空间、结构、功能、定义和动力这“七大要素”为抓手,将历史学、建筑学、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知识整合起来,进而真实还原土楼这一“文化遗产生命体”的完整发展历程。在土楼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先了解了作为世界遗产的46座土楼的基本面貌,以便对土楼的基本概念、面貌、特征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我们在广泛收集材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能看到的所有土楼按区县分别进行介绍,这一繁琐却基础的工作为我们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对土楼展开更为宏观也更为客观的研究,我们还对闽粤赣结合地带以福建土堡、五凤楼、围屋和围龙屋为代表的其它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进行了现状分析。在土楼的空间分析中,我们先进行了分布空间密度的分级,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让我们从复杂的土楼分布情况中发现了规律性的结论,即土楼密集分布区很可能是土楼的起源区域。然后我们分别对土楼展开了地理、方言和行政空间的探讨,地理空间的探讨让我们得出土楼是一种“喜山”的建筑;方言空间的探讨让我们了解土楼居民更多的是客家人;行政空间的探讨提示我们土楼产生时代很可能介于南宋与明中期之间。在土楼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的建造过程进行介绍,然后将土楼的结构分为防御、居住、生产和文化四大空间进行了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土楼存在“同心圆模式”的结构布局。我们还分别对土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展开探讨,一方面我们认为土楼按外部形态可以分为方楼、圆楼和其它形式土楼三大类,其中圆楼和方楼并无先后之分,而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土楼按内部结构可以分为通廊式、单元式和通廊单元结合式三大类,其中通廊式和单元式并无地域或文化差异,而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土楼的功能分析中,我们认为土楼主要具备居住、防御和文化三大功能,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我们还将土楼的各大功能与福建土堡、五凤楼、围屋和围龙屋进行比较,进而提出土楼既非防御功能最佳者,也非居住功能最佳者。最后我们对闽粤赣结合地带的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展开模式探讨,提出土楼属于“居防融合式”建筑。在土楼的定义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的不同定义、土楼不同的子概念及土楼的其它称谓展开辨析,然后对土楼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土楼是指那些防御空间和居住空间相融合,居住空间呈平等格局且以夯土墙和木结构共同承重的多层民居建筑。最后提出五凤楼以及非封闭式建筑不符合土楼定义,应当排除出土楼范畴。对土楼的起源和演变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起源相关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介绍和分析,又对当前学术界所流行的“唐宋起源说”和“明中叶起源说”展开辨析,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进而从明嘉靖年间土楼已经完全成熟、明嘉靖年间土楼已遍布闽西南、已有明代早期土楼的蛛丝马迹、行政空间演变给我们的暗示四个方面,提出土楼至迟在明早期就已产生,我们还认为土楼起源的原因是对防御功能的追求,土楼起源的地域是土楼密集分布区,最后我们呼吁土楼起源课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开展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对土楼的演变与动力分析中,我们认为可以将土楼这一“文化遗产生命体”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明早期~清雍正是土楼的生成期,其动力是对防御功能的追求;清乾隆~民国是土楼的高潮期,其动力是对适居功能的追求;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土楼的转型期,其动力是对聚居功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