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g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术及疗效,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动脉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总结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各种方法和栓塞技术要点。并对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讨论。临床资料:对2004年1月~2008年11月23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48岁,病人入院时Ha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1例,所有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合并脑室内出血,8例有脑积水,4例住院后行CTA检查,发现动脉瘤4个,5例行MRA检查,发现动脉瘤5个,所有病例均行DSA检查发现后循环动脉瘤23个。动脉瘤部位:基底动脉动脉瘤8例,大脑后动脉瘤4例,小脑上动脉瘤3例,椎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5例,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合并后交通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大小:小型(直径<0.6cm)3例,中型(0.6~1.5cm)14例,大型(1.6~2.5cm)5例,巨大型(>2.5 cm)1例。手术采用全麻下股动脉插管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部分病例采用球囊再塑型结合GDC或者支架联合GDC栓塞治疗。对入院时患者意识情况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造影动脉瘤完全闭塞20例,90%以上栓塞3例。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枕叶梗塞,1例HH分级Ⅳ级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病人术后持续昏迷,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0例病人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1例病人随访6月-2年,无再出血,9例病人DSA随访,1例瘤颈部分显影,再次栓塞治疗, 12例病人MRA随访,1例发现动脉瘤颈显影,病人拒绝再次治疗。结论: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及时的栓塞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是极为重要的。采用正确的导管技术、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关键,充分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动脉瘤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是必不可少的,术中谨慎、细致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围手术期的处理至关重要。对再通的动脉瘤有应再次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肠内营养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经济指标,研究重症脑外科术后病人应用肠内营养后的效果,对肠内营养应用做出评价。方法实验组,选取2009年1月一2009年12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由此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意识到国家经济安全对于
能力薪酬是以个人技术、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在强调以员工的个人技术、能力为基础提供薪酬时,更加注重员工的潜力和创造更好业绩的能力,鼓励员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力薪酬
有媒体报道,“鲁迅说过的话,可以一键查询”,在网上引起热传。网友竞相登录北京鲁迅博物馆官网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致使该系统因点击访问量过大而多次瘫痪。记者发现,微信
期刊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感染的原因及中西医治疗措施,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收集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25例,其中胫腓骨感染1
研究背景:传统的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免疫反应会加重继发性损害不利于神神经再生。近年来,以色列研究小组提出“保护性自身免疫”学说,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
目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采用传统的肛瘘切开术来治疗。尽管肛瘘切开术疗效肯定,但存在着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肛门外形及功能有可能损伤的不足。为了
根据企业财务工作的特点,在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整套评价企业财务工作者素质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德尔菲法对各个层次的测评指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转龙湾矿井为例,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重要环节进行对比,选取合适的技术方法和参数,查明了转龙湾矿井井田首采区的地质构造,获得了研究区较为可靠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CGEA)与全身麻醉(GA)应用于腹部复杂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