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素逆序词,又被称为同素异序词、同素反序词、颠倒词、字序颠倒的双音节词等,它们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上古汉语开始出现,能够沿用并发展至今,证明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了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同素逆序词,作为词典中规范性强、普及性高的一部词典,其中的这类词具有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从外形上看,这类词有明显特点,如果用A和B各代表一个语素,那么,这类词可以被看作AB-BA式词语。换句话说,这类词语在外形上能看出的特点是语素相同、顺序互逆、双音节词。通过整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这类词语,分析其内部结构,本文给出了这类词语的专业界定——同素逆序词,即语素相同、语序互逆的双音节复合式合成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对同素逆序词的研究情况,阐明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从1956年岑时甫先生的《“和缓”呢还是“缓和”呢》一文在《语文知识》上发表,以疑问的形式带我们进入这一领域,而后至今,短短60年的时间,从研究数量、研究领域到研究质量、研究方法,都有了很大提升。第二章主要是对概念的界定。同素逆序词的概念界定存在很多有分歧的地方,本文对其概念采取逐个击破的解决思路,对“同素”、“逆序”和“词”分别进行分析,而后进行整合,给出专业界定。第三章重点从同素逆序词的结构、词性、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尝试描述同素逆序词的所有类型:从构词上来看,合成词有联合型、主谓型、偏正型、动宾型和补充型五种类型。对同素逆序词的构词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可以分为同构词和异构词两种情况。具体来看,同构词中又主要包括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补充型四种结构类型,其中联合型同构词所占比重最大;异构词中主要包括联合——偏正型、联合——主谓型、联合——动宾型、联合——补充型、偏正——主谓型、偏正——动宾型、偏正——补充型、动宾——主谓型和动宾——补充型这九大类型。从词性上来看,同素逆序词包含同素逆序同性词和同素逆序非同性词。前后两词的词性恰好相同的是同性词,又可分为同为名词(n-n)、同为动词(v-v)、同为形容词(adj-adj)、同为副词(adv-adv)、同为介词(prep-prep)、同为代词(pron-pron)、同为兼类词(multi-category-multi-category)这7种情况;非同性词包括里有前后两词都是单一词性但是词性不同和两词中至少有一个为兼类词且词性不相同这两种情况。单一词性中又可分为名词对动词(n-v)、名词对形容词(n-adj)、名词对副词(n-adv)、名词对量词(n-quan)、动词对形容词(v-adj)、动词对副词(v-adv)、动词对介词(v-prep)、形容词对副词(adj-adv)、数词对量词(num-quan)这9种情况。从词义上来看,同素逆序词的词义相关程度是有较大区别的,有完全一致,有大体相似的,还有完全无关的。根据相关的强弱,可以分为等同关系、互释关系、组合关系、包孕关系、相关关系、无关关系这六种情况。等同关系和互释关系中的两个词即同义词中的等义词,组合关系和包孕关系的两个词是同义词中的近义词,相关关系中的一组词在词义解释上存在明显关联性,这类词所占比重较大且词性多不相同,无关关系是出于巧合存在的一组词,在词义解释上差别较大。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这类词广泛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词频统计,对其规范化给予建议,也为《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参考意见。同素逆序词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传承是汉语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它的发展贯穿了整个汉语史的各个阶段。本文从汉语词汇演变、方言影响、特定历史时期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根据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词频统计可知:同一组同素逆序词的两个词,在使用的频率上,有着很大的不协调性。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不免产生疑问,语言的使用是要符合经济性原则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需要对其加以规范。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现对其突出问题的表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是这一组词语的使用频率都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这些词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常见的,可能只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使用,而后知之甚少,因此,只选择其中使用率比较高的收入词典即可;二是这组词语的使用频率相差很大的。频率高低相差过分悬殊的,可以对这类词语进行进一步细致研究,探讨其存在价值,若使用频率非常低,则受众认可度不高,因此可以考虑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剔除出去,只保留使用频率高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