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的国力竞争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了。他们开始在教育水平上一争高下,而基础教育的改革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各国紧抓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使得自己在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教材在课程体系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改革不仅能够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情况,还能够展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我们国家,科学课程改革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国际间教材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教材的更新换代,对教材品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直是其他国家学习的对象。初中科学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实验是组成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学》教材(第一版)与美国《科学探索者Science Explorer》(第三版)中的化学实验部分进行了对比。期望通过对两国主流科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部分的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发扬自身的优点,完善教材编写中存在的纰漏,最终达到为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动力的目标。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法、比较法对所收筛查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再以个案分析法为辅。依据结构理论,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模块进行了分析。表层分为5个小模块,依次是实验的数量分布、结构、器材、插图及语言。对比研究这5个模块之间的区别,找出隐藏在深层的科学素养差异。在表层分析中得出:中美两国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总数量相差无几,但模型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数量上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化学实验相对集中,而美方的化学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我国侧重于科学知识和结果表征,美方侧重于过程和探究。我国和美国在所选用器材的总数量上有一定的区别,我国注重器材的规范化,美方注重器材的生活化。我国教科书中化学实验配图的数量远远高于美国,更注重插图中所蕴含的隐藏信息,但实验现象图比例过高,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我国实验的语言过于简洁,忽视了细节的描述,容易产生误操作;美国教科书的语言亲近学生,注重细节。从深层分析中得出:我国的科学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美国的科学知识呈现模块化的趋势,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相对于美方显性的科学方法,我国的科学方法则显得较为隐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虽然我国注重学以致用,但关注度远不如美方。综上所诉,本研究得出两点建议:1.对教材编写而言——拓展探究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数量,尽量让实验贯穿于整个章节;选择更多的生活器材溶于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减少实验现象图,增加操作图,让学生充满探究欲;关注语言细节和亲和性,谨防歧义。2.对科学素养而言——强化实验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弱化部分知识难度,提升知识广度;明确科学方法,设置操作手册;注重实验转化与安全,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