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面神经(FN,facial nerve)损伤可能由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患者的面部形态及相关功能发生改变,目前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恢复面神经的连续性,但功能恢复不甚满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CD4+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在面神经损伤后的面运动神经元活性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和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其免疫调节功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探索了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BMSCs)对面神经损伤后CD4+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尤其是对Th17亚群比例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保护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1)观察SDBMSCs在体外传代培养的形态、生长情况,选取适用于面神经损伤处局部注射的细胞;(2)ELISA 法分别测定 Blank、SDBMSCs、FN、FN+SDBMSCs 组培养72小时的上清液中TGF-β1、IL-6、HGF、iNOS、PGE2的水平;(3)建立SD大鼠面神经损伤/未损伤与SDBMSCs局部注射/PBS局部注射的模型,术后第9天比较不同实验组双侧颈部引流淋巴结内Th17亚群比例;(4)建立SD大鼠面神经损伤SDBMSCs局部注射/PBS局部注射的模型,术后第21天取面神经核层面脑干冠状切片,Tunel凋亡染色比较双侧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果:P(passage)3、P4 SDBMSCs均一性强,体外增殖能力与传代能力强;SDBMSCs能自主分泌高水平IL-6、HGF、PGE2、iNOS与TGF-β1五种细胞因子;术后第9天,未切断FN组、切断FN组中注射SDBMSCs侧SDBMSCs(+)的颈部引流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均低于未注射SDBMSCs侧SDBMSCs(-)的颈部引流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双侧切断面神经干的SD大鼠双侧面神经核在术后21天均可见明显的面运动神经元(FMN,facial motoneuron)凋亡现象,右侧SDBMSCs(+)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左侧SDBMSCs(-)。结论:P4 SDBMSCs适合用于实验中局部注射;SDBMSCs具有自主分泌高水平IL-6、HGF、PGE2、iNOS与TGF-β1的能力;在FN损伤部位局部注射SDBMSCs可显著降低该侧颈部引流淋巴结内Th17亚群的比例,且对保护面神经核内的FMN有较为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