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人脸安全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脸识别计算在云端完成,人脸识别计算过程中客户端的隐私数据完全暴露在云端服务器上,这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性。另一方面,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分类任务上的发展和成熟,深度神经网络已经成为了人脸识别的主流技术。但是近年众多学者对深度神经网络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大量生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抗样本的方法,并在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上取得了很好的攻击效果。因此,依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不再绝对安全。综上所述,云环境下的人脸识别在参与方之间隐私泄露和对抗攻击两个方面存在不安全性,如何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实现云环境下的人脸安全识别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论文的工作包括:1.将同态加密、不经意传输协议、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加以改进后结合起来,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安全识别方案,在人脸识别方案层级上实现人脸安全识别,防止参与方之间隐私信息泄露。在人脸特征数据提取部分采用深度神经网络facenet,降低了特征数据的维数,以便与安全计算算法相结合时降低计算量。整个方案中利用高效隐秘海明距离计算公式与并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引入facenet人脸识别模型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使整个方案应用价值更高。2.分析与验证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安全识别方案中采用的深度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模型对于主流对抗样本攻击的防御能力,并通过fine-tuning对该模型优化改进来提高其防御能力,实现了基于防御对抗的人脸安全识别模型,在人脸安全识别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脸识别模型层级上实现人脸安全识别,防御第三方利用对抗样本攻击人脸识别模型。在fine-tuning的过程中采用提前终止方式防止模型过拟合,生成基于防御对抗的人脸安全识别模型,与原模型相比具有识别准确率更高、防御能力更好、安全性更强的优点。3.将人脸安全识别模型应用于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安全识别方案中设计了云环境下人脸安全识别系统原型,并在工程上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一般人脸识别系统相比,在人脸识别方案与人脸识别模型两个层级实现了人脸安全识别,既防止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参与方之间隐私数据泄露,又能够防止第三方利用对抗样本对方案中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攻击。整个系统安全性更强,识别准确率和计算效率更高。相较于现有的人脸安全识别技术,本文在人脸识别方案与人脸识别模型两个层级上实现了人脸安全识别,既保护了参与方之间隐私信息又防止了第三方利用对抗样本攻击该方案中的人脸识别模型,并且使得识别准确率、计算效率及应用价值更高。
其他文献
<正>Wutopia Lab由建筑师俞挺和设计师闵而尼创立于上海,公司以复杂系统这种新的思维范式为基础,以上海性和生活性为介入设计的原点,以建筑为工具,从而推动建筑学和社会学进
随着科技的创新,影视摄影工具的升级换代也越来越频繁,在影视摄影中景深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而这种由新技术带来的新情况,其在影视摄影中必然也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人们应该清
伴随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对森林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长期以来,在森林防护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林业的快速发展,例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
2019年,新疆农产品期货开户数、交易额、品种三箭齐发,均呈现增长态势,新疆农产品期货市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从20年前人们对期货不理解、不接受、不参与,到如今期货成
报纸
在对城市设计学科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要廓清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范畴,建构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当代城市设计本体论与方法论,必须把城市发展与演变的规律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出
采用硅胶、RP-18等柱色谱,从腺花香茶菜地下根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维西香茶菜甲素(1)、2α-羟基齐墩果酸(2)、2α
筒子染色是目前各纱线染色厂的首选.但筒子纱染色常会遇到有暗纹、内外色差、色牢度差等问题。一般染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常用延长时间或染后处理来弥补.如延长加元明粉和纯碱的
针对监控视频在时间上存在冗余的问题,对Vi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算法进行改进,解决了ViBe算法存在噪声和易引入鬼影的问题,通过改进后的算法对视频进行背景建模,
由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联合中地海外集团、中昊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的"开拓非洲建设市场对策研讨会"3月8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协会内外的工程公司、建设企业、设
指出了全球数据中心总量已超过300万个,数据中心的增加带来了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其冷却系统,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总量已经占了全球电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