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女性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公共领域参加社会劳动以来,女性面临的家庭--工作角色冲突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女性在面临生育机会增加的同时,也使得生育这一重大事件成为现代职业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又一挑战。生育政策从一胎向二胎的转变将增加女性的子女照料和家务劳动负担,进而可能会对妇女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剧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  本研究以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为背景,以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影响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因素。本文在选取合适自变量的基础上,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基础的处理,对样本人口学特征、职业女性个体意识层面、家庭层面和工作单位层面的特征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建立研究假设,再次通过相关分析和序次逻辑回归分析检验假设,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性别分工认同度越高,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越严重;传统性别分工认同每增加一个单位,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程度就相应提高47.3%。(2)角色定位与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有显著相关关系,角色定位的完美主义倾向会增加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3)职业规划对角色冲突有显著影响,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女性角色冲突程度大约是没有职业规划女性的二分之一。(4)承担家务劳动越多,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程度越强烈。(5)配偶支持程度越高,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程度越低;配偶支持的程度每提高一个等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工作对家庭的干扰/冲突相应降低68.9%、53.6%、60.3%。(6)最小子女年龄对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影响。最小子女年龄越小,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程度越强烈,年龄每减小一个等级,角色冲突的程度提高2倍。(7)单位生育支持与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负相关关系。(8)工作压力对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消极影响。工作压力每减小一个等级,角色冲突程度相应降低40.4%;工作不能准时下班的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工作对家庭的干扰/冲突就随之提高62.1%。  最后,依据上述影响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积极、消极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平衡职业女性的家庭工作冲突:(1)将家庭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减轻职业女性家务劳动。最重要的是提升儿童照料服务、家政服务的社会化、公共化程度,将职业女性的家庭责任部分转承给政府,从而减轻其负担。(2)强化男性家庭责任,增强配偶支持力度。设立父母假,使男性更多参与婴幼儿的照料工作,而不是在现有政策下把育儿责任强行施加给女性;肯定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促使男性增强家庭责任感。(3)提升生育保障水平,建立弹性工作制,增加单位支持力度。通过政府立法,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成本、实现家庭与工作两者兼顾。(4)提高职业女性个人素质,增强两性平等意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传统型社会中的一些传统因素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必须加以改造,例如乡村社会中的丧葬习俗--土葬。本文以乡村社会的违规土葬为
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加,合法权益受损的情
在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封闭性和不平等性,以及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使得城市女性与农村女性的身体在视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更多地被贴上时尚、性感等商业化元素
消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大的动力。进城农民工这一大规模群体的家庭消费状况,则是推动城市消费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的消费状况如何,不仅对其自身,而且对社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生存发展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残疾人社会地
幸福既来自主观体验又来自客观实在,既包含快乐又蕴含意义,它是个体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的发展的享受和期望,长久以来人的幸福感一直是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普通高校毕
“城归”精英作为乡村精英中的一股新鲜力量,特别是惠农项目下乡的背景下,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正积极寻求获得乡村治理权。乡村治理存在的弊端以及“城归”精英个人方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