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中国革命史”在其诞生到被取代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 本文从“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变迁和“中国革命史”教材的变迁两方面,对比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变迁。关于“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变迁,本文分四个阶段对“中国革命史”课程调整变化的过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通过各个阶段的政策、时代背景等分析每一时期课程变化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关于“中国革命史”教材的变迁,本文选取195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198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杨先材、王顺生、王钦民、罗正楷、刘国新、汪云生编写的《中国革命史》;1995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朱育和主编的《中国革命史通论》以及2008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四本具有代表性而且比较权威的教材,从教材内容提要、目录和教材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每一部分的比较研究中,本文首先将四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整理,这样一目了然,便于比较。随后,进行探析,研究四教材有关内容的具体不同之处,从而了解“中国革命史”教材的变迁过程。 最后,文章介绍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这两种历史叙述体系。并通过第二章、第三章的比较分析,得出四教材具有不同的叙述体系。正是由于以不同的“范式”指导编写教材,才导致了“中国革命史”教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