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是我国地震区办公、住宅、商场等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受到研究学者及工程师们较大的关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当前世界较为先进的理论,结构工程设计依据构件预设性能目标,结构及其构件抵抗地震的能力是可以被预知的,便于工程师对结构设计不断改进,直到满足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有着较大的不同,当前国内超高层结构普遍采用性能化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侧向刚度的控制成为主要矛盾,常常为达到规范对结构侧向刚度的要求,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混凝土等级、增加钢筋用量和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造成工程建造成本增加,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使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差。因此本文以海口 8度0.3g地区某RC框架结构为例,通过对常规设计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对比,进而研究和探讨高烈度区RC框架层间位移角合理限值的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世界各国规范对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2.对非线性分析软件Perform-3d以及结构构件模型的选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本文中框架柱作为详细分析对象,故对框架柱采用纤维模型。纤维模型划分单元较为细致,能够较好地表现柱构件的变化,但是计算量较大。在结构中梁构件较多且在本文中不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对框架梁构件采用塑性铰模型。塑性铰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分析效率高,理论概念清晰等优点。3.对两个框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模型1-采用常规方法-小震弹性设计、层间位移角为1/551的框架结构;模型2-采用中震不屈服性能化设计、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502的框架结构。选取YJK软件对模型做小震弹性设计,用Perform-3D软件对模型做大震弹塑性分析。4.对两个框架进行中、大震弹塑性计算,结果表明:中震下模型1的柱构件基本发生屈服,模型2除二层中柱其他柱构件均未发生屈服。大震下两个模型均未发生倒塌。5.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50。但对高烈度区来讲,该指标限值并不是一个结构抗震设计必要条件。本文中对模型2的框架柱进行性能化设计后,其抗震性能甚至好于模型1。因此,规范对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过严,可以将层间位移角作为一个辅助指标,考虑对规范中该指标限值进行放松,或对结构直接进行中震设计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