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颈椎运动负荷实验,诱导颈性眩晕的发生,观察诱发症状。同时利用可动态监测脑血流量变化的技术—近红外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同步动态监测颈性眩晕患者颈动脉系、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量情况,并设对照组结合临床表现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随机选择颈性眩晕患者75例为疾病组,并随机选择健康人4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共计121例进行NIRS监测:1)患者端坐,头颈保持中立位。将两个光源发射探头分别固定在前额正中和后枕部枕外隆突左侧2cm处,透过脑组织的吸收光经过接收探头,使光强度变化转换成电子信号,经过微机处理分别显示出HbO2,Hb,tHb数值。动态监测被检测者脑前额皮质区及左枕叶(小脑)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血红蛋白(Hb)、总血红蛋白(tHb)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比较。2)以被监测者颈椎中立位时的NIRS值为基线。3)首先描计基线5分钟使其适应,观测其特点,此时的监测曲线反映了颈椎中立位安静状态下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即脑血流量情况。4)令被监测者分别持续保持颈椎最大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体位各2分钟,同时动态观测并记录被监测者有无诱发症状及NIRS的曲线变化。5)令被监测者颈椎分别连续进行其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的前后屈伸运动及左右旋转运动各10次(频率:1次/秒)。同时动态观测并记录被监测者有无诱发症状及NIRS的曲线变化。结果:1)屈伸运动可降低疾病组(即颈性眩晕患者)的HbO2、tHb水平。HbO2水平由初始-0.22±1.005 降为-1.5±2.16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tHb水平由初始-0.096±2.754降为-1.090±5.37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差异(P<0.05)。其中,HbO2变化值95%可信区间[-1.278,1.398];tHb变化值95%可信区间为[-1.971,1.890]。HbO2的变化说明脑氧摄取状态的降低,tHb代表小脑中的总血流量(CBF)降低。因此,疾病组(即颈性眩晕患者)的HbO2、tHb水平降低代表左侧后枕部脑总血流量降低和脑氧摄取状态的降低。<WP=5>2)75例颈性眩晕患者中男性20例,发病率为26.7%;女性55例,发病率为73.3%,有显著性差异,P<0.01。3)疾病组患者颈椎后伸位或旋转运动时有部分患者出现诱发症状,出现率分别为14.6%(11/75)、9.3%(5/54),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运动对疾病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血流改变,P>0.05,无统计学意义。4)颈椎运动负荷试验采用颈椎屈伸运动为标准,疾病组75例中,有诱发症状患者39例,占52.0%。在NIRS监测曲线升高者中诱发症状阳性者占45%(15/33);在NIRS监测曲线降低者中诱发症状阳性者占68%(21/31);在NIRS监测曲线不变者中诱发症状阳性者占27%(3/11)。结论: 1) 疾病组85%的患者颈椎最大屈伸负荷运动状态下,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可见明显改变;疾病组和对照组,在颈椎最大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静止状态下,或在屈伸运动及旋转运动状态下,颈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情况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颈椎最大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静止状态下,或在屈伸运动及旋转运动状态下,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情况无明显变化。 提示颈性眩晕的发生与颈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情况无相关性,与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血流改变有相关性。2) 颈椎运动负荷实验可诱发52%的疾病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发生。提示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对诊断颈性眩晕有应用价值。 3)NIRS可监测脑血流变化的无创性技术,其检查结果具有明确的可信性和可重复性,有助于颈性眩晕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4)颈性眩晕的发生与颈椎不稳有相关性。颈部外伤并非为诱发本病的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