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酶辅因子使用偏好的生物信息学与化学信息学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生物体内基本且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其反应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但因氨基酸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得失电子能力,所以绝大多数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需要辅因子(cofactor)的参与。辅因子是指能与酶结合并且是催化反应所必需的非蛋白质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有机辅因子,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等;金属辅因子,如锌(Zn)、铁(Fe)、锰(Mn)、镍(Ni)、钴(Co)等。由于这两类辅因子都具有良好的得失电子能力,因此有必要研究氧化还原酶对以上两类辅因子的使用有无选择偏好性以及探讨产生此偏好性的可能原因。本论文综合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化学信息学方法对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统计SWISS-PROT/TrEMBL数据库中所有氧化还原酶(EC 1._._._)(共计1151个酶号)对辅因子的使用情况,按辅因子的使用类型将氧化还原酶分为两类:使用有机小分子作为辅因子的有机酶和使用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的金属酶。发现氧化还原酶对有机辅因子的使用频率(76.1%)要远高于金属辅因子(14.3%);其次,为了解释氧化还原酶对辅因子的使用偏好性,我们选择了41个物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体内氧化还原酶辅因子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古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体内大约90%的氧化还原酶使用有机辅因子,真核生物体内约78%的氧化还原酶使用有机辅因子。为了进一步解释上述现象,一方面,对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方程式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机酶类约28.5%的反应需要氧气直接参与,而金属酶类则约为63.2%,因此我们推断氧气的出现有可能是导致金属辅因子使用频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又通过化学信息学方法对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小分子进行了化学性质方面的分析,发现金属酶组偏好使用疏水性强的小分子,因此我们推断氧化还原酶选择使用金属辅因子是为了更利于疏水的细胞内反应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成分血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成分血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术前和术后进
一、对中国画时间特征与运动特征的认识中国画作品的时间特征与运动特征同书法作品是相似的:它们都依靠构成作品的形式(线、色)等组成一定的空间,诉诸人们的视觉。但是,中国画作品
医学生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期间,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然后采用PBL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胆红素脑病时血清、脑脊液胆红素含量与病情评估。方法 选取2006~2010年新生儿黄疸368例,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体液中胆红素浓度。结果 胆红素脑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较病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P < 0.05),其含量高低同病情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清及脑脊液胆红素可以作为胆红素脑病较敏感的诊断指标和病情评估指标
近来,可视图法为研究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性提供了复杂网络的思想和方法。可视图法是指把时间序列中的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映射为复杂网络中的节点,而两节点间是否连接取决于数
城市社区作为社会背景下的小单元,承担了许多社会管理职能。在我国全民奔小康的社会背景之下,社区的建设发展关乎到国家安全问题,而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与城市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石家庄作为中国华北地区的二线城市,当下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但是社区的实际治理却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研究石家庄社区治理问题及处理对策,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石家庄社区治理的问题,而且也对其他城市的社区治理问题起到借鉴的作用
弓形虫又名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可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除红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内。近年来,弓形虫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使弓形虫危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