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21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材料性能尤其是塑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钛合金的应用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作为航空结构件关键材料之一,钛合金逐步向损伤容限型发展,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的匹配。TC21合金是在仿制Ti-6-22-22S合金的基础上,设计出的Ti-Al-Sn-Zr-Mo-Cr-Nb系,1100MPa强度级别的新型高损伤容限双相钛合金。TC21合金的超塑成形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供货态TC21为研究对象,通过在Gleeble热模拟机上对该合金进行一系列的超塑性压缩试验,获得了TC21合金在高温压缩变形时的微观组织以及力学实验数据。对试验后的组织进行微观分析,同时探讨了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应变速率、变形温度等热变形参数对合金流动应力的影响,对该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热变形激活能Q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合金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对训练后的数据进行功率耗散率因子以及流变失稳值的计算从而绘制出动态材料模型的DMM加工图。上述研究工作对于TC21合金工艺制定和理论模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金相显微镜对变形后的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对比不同温度、应变速率下的组织形貌。TC21合金在变形过程中,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以及由α→β的相转变。动态再结晶为应变诱导晶界移动的凸出形核机制,动态再结晶过程中,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大小趋于均匀;应变速率越低,再结晶发生的越充分。发生相变时α相的比例下降,β相比例升高。(2)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数据计算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和激活能Q值,发现m值大于0.3,表明实验材料具有较好的超塑性。TC21合金在不同变形参数下的变形激活能范围在190KJ·mol-1~345KJ·mol-1。(3)在Arrheniu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反映稳态流动应力和各影响因素关系的流动应力方程,如下:lnσ=-13.82722-0.41701Inε-0.11438(Inε)2-0.01196(Inε)3-2.62563Inε-0.16056(Inε)2-0.00759(Inε)3+19.540941/T+2.13625Inε/T(4)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经过压缩变形后的数据进行训练,计算出功率耗散率因子和流变失稳值,绘制动态DMM的加工图。从加工图中可以看出适合加工的区域和流变失稳区。为认识TC21合金的实际变形行为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世界能源危机使得能源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开始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开始逐渐甩开人口的增长速
二氧化硅粉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粉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油墨、塑料、食品和牙膏等行业。目前世界上生产白炭黑的最主要方法是硫酸沉淀法,国内企业大都采用以搅
听力障碍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评估听觉认知能力可为临床疾病诊断和认知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脑电分析方法研究了听觉认知相关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从
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解决国籍、住所出现的矛盾与缺陷,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和国家开始采用“惯常居所地”作为属人法的连结点,其逐渐取代国籍、住所成为属人法的最新发展趋势。
<正>一、体验感受,对比激趣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体验暗无天日的盲人世界,能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写下来吗?(生动笔写自己的感受。)师:说说你写下了什么词,有
生物医用镁合金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世界范围内生物材料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一是生物医用镁合金
含碳化物奥铁体球墨铸铁(Carbidic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CADI)是近些年由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发展而来的新型耐磨材料,在冶金矿山等行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CAD
随着金融科技对征信业务模式和业务链条的影响日益增长,内生于征信业务环节的各项个人征信权益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个人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8例,对其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79例(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到鼓励和支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在物流行业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困扰着众多公路货运企业。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做到“回程配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