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血压病是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病的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腹针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虚痰瘀阻络型)的血管紧张素、肾素活性、醛固酮的变化情况,评价腹针对RAAS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60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两组人群均内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mg bid,治疗组加用腹针疗法,针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道、大横;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高血压四项的变化情况,疗程为一周,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肾素活性、醛固酮变化的分析,了解腹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内在影响,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机制。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降低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后立卧位血管紧张素 I、肾素活性、醛固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治疗后两组卧位4℃、37℃及立位4℃的血管紧张素Ⅰ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立位治疗组37℃的血管紧张素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4.治疗后治疗组立卧位的肾素、醛固酮降低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腹针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并减少醛固酮分泌和抑制肾素的释放,提示腹针降压的机制与降低RAAS的活性相关,为腹针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