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其主流研究是以跨国公司的行为以及跨国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为研究对象,而对投资国经济影响的关注较少,投资国的对外投资政策因素也未能被纳入研究的框架。现实中,投资国的对外投资政策因素对于跨国投资的规模以及投资目的地、行业、投资方式等方面的抉择都存在重要的影响,而投资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又是基于对外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传统的发达投资国,还是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在鼓励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纷纷放松对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这一方面对跨国投资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对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的要求,以期总结共性规律、判别各国特殊性的影响。
我国利用外资也正从引进外资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模式转变,“走出去”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围绕这一重大问题,本文的任务是,从贸易、就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以及企业微观利益等不同的角度验证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在总结分析国际上通行的母国投资促进措施以及中国相关政策措施实施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投资促进措施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任务包括文献综述、现状分析、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五大部分。
在文献研究部分,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及分析发现,国内外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母国经济效应的研究在最近的10多年中已经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而且对母国经济效应的研究角度越来越细化,在研究方法上更趋向于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的结合。
在现状分析部分,通过分析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探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规模、特征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优势,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从而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经济效应的探讨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理论研究部分,从贸易、就业、国内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国际收支等宏观角度以及企业的投资收益、竞争能力等微观角度,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为第五章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实证研究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对以往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比较,借助相关数理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贸易效应、就业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以及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等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有:贸易效应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产业结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长期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就业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效应有利于降低国内失业率,但间接效应中通过挤出国内投资不利于国内就业,而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国内就业,最终总量效应表现为负。在就业结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就业质量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国际收支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GDP的增长;微观经济效应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投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等。
在对策建议部分,通过考察国际通行的母国投资促进措施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提出构建与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有:明确主管部门职责,简化核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境外投资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境外投资的融资支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财税政策扶持;改进和完善海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完善投资保险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为海外投资创造较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