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大面积缺损导致对颌牙过萌的病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修复间隙的不足是这类患牙修复的主要问题所在。釉质成形术、铸造金属高嵌体、截冠术、TADs、截骨术或拔牙等方法有助于修复间隙的获得。其中,TADs和铸造金属高嵌体技术由于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最小被推崇。随着粘接技术的发展,借鉴铸造金属高嵌体相同原理,树脂修复开始应用于这类修复间隙的获得,相比前两者,树脂修复在兼顾修复体形态的同时经济实惠,但治疗初期咬合干扰的引入使其应用备受争议。[目的]树脂直接修复缺损下颌第一磨牙,利用生理咀嚼力压低对颌牙,为受试者恢复修复间隙。治疗过程中通过T-scan咬合测试仪及肌电仪记录引入树脂修复前后及治疗完成时受试者的咬合接触及肌电变化,拍摄根尖片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初步探究该法对咬合接触、咀嚼肌及牙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导致对颌牙过萌、伴修复间隙不足的受试者7名,其中5名为女性,2名为男性,年龄在18~50岁,平均29岁。在咬合架上制作诊断性蜡型,硅橡胶制作阴模,双固化复合树脂暂时性恢复缺损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高度。检测术后1周、2周、4周及牙尖交错位恢复时的咬合及肌电变化,并于初诊、术后1月及最终修复前平行投照拍摄根尖片,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待患者再次恢复广泛牙尖交错位,2周后再次进行T-scan咬合检测并配合咬合纸检测,若基本无变化,则进行永久修复。[结果]1、临床症状检查结果:从接受树脂修复至恢复牙尖交错位时的咬合接触,最短时间2月,最长4月。疗程中,几乎所有的受试者在治疗开始时均诉及咀嚼不适,症状多在2周后好转。其中有一名受试者在术后3周出现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松动、叩诊不适,嘱受试者减慢进食速度2周后,症状缓解,另摄X线片未现牙周膜增宽、骨硬板连续性中断等咬合创伤影像。此外,没有受试者诉及特殊不适症状。治疗结束后,所有受试者全口牙列恢复牙尖交错位接触。对比前后模型,对颌牙及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均被压低。2、T-scan咬合测试结果:2.1咬合接触变化:遵循受试对侧后牙恢复接触—受试侧磨牙恢复接触—受试侧后牙恢复接触—前牙恢复接触规律。2.2咬合力变化:树脂修复后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对领牙间咬合力相较初诊值降低,1周后咬合力开始上升,最终修复前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对颌牙间咬合力上升至最大值,甚至超过初诊值。3、肌电测试结果:树脂修复后受试侧TA及MM肌电峰值明显高于对侧,Astot增高,2周时达到Astot最大值,此后开始下降,到最终修复前Astot接近初诊值。值得注意的是,Astot达最大值时,T-scan数据显示受试侧磨牙区及对侧后牙区恢复接触。4、X线片:对比治疗前后,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对颌牙骨硬板有不同程度增宽,未发现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对颌牙出现明显牙周膜增宽、骨硬板连续性中断、牙槽骨吸收及牙根吸收。[结论]1、树脂修复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可以压低相应对颌牙及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本身以获取修复间隙;2、治疗过程中咬合接触改变是暂时的,遵循一定规律:1)最后磨牙最早恢复接触;2)对侧后牙区比同侧后牙区更早恢复接触;3、治疗过程中Astot的变化是暂时的,在引入树脂修复后,树脂修复同侧肌电活动增高而对侧减小,提示下颌前部存在旋转;4、接受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对颌牙间的咬合力初期下降,治疗结束时,咬合力明显增高;5、树脂修复引发接受治疗的下颌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对颌牙的牙周适应性改变,而没有观察到咬合创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