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本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核心战略之一,管理者能否很好的掌控企业各项成本费用的界定和变化形态,是实现高效成本管控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的成本费用并不是简单的与业务量成正比,企业业务量下降时成本费用下降的幅度往往小于业务量上升时成本费用的增加幅度,企业存在的这种成本费用粘性现象使得企业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变动并不具对称性,这种与传统成本性态理论相背离的现象加大了企业成本费用的管控难度。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并寻找控制的方法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管理层的主观行为决策是企业成本费用粘性产生的关键原因。而企业的债务可以对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限制与监督,并且不同期限和不同类型的债务对企业管理者行为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选择债务规模、债务期限和债务类型指标分别来检验债务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治理效应。同时,市场化进程是影响企业微观行为不可忽视的外部治理因素,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对债务的治理效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债务治理作用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时,加入市场化进程这一外部环境因素,以期丰富和完善当前学术界在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之间的研究。本文对我国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上市公司成本费用存在粘性特征,其中管理费用的粘性程度最大。(2)企业的债务比例保持在适度水平时,债务才会显著的发挥其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效应。(3)短期负债显著的抑制了成本费用粘性,但长期负债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4)按类型将企业债务进行分类,发现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进一步将其按产权性质分类,发现在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治理作用不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商业信用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强于银行借款,且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商业信用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最好。(5)在结合我国宏观的市场化环境,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短期借款更能发挥其对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国有企业无论处于何种市场化进程地区其银行借款均对成本费用粘性无显著的影响。而对于那些处于高市场化进程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其银行借款对成本费用粘性抑制作用更强。商业信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更能发挥其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