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在微观辨证的层面上探讨不同证候的夹瘀倾向。方法:本研究共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2014年1月-2019年1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161例,借助HIS-21系统查询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结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北京),确立患者西医诊断(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病情分期、严重程度)。根据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确立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血凝指标水平。利用SPSS 24.0比较不同中医证候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同中医证候下,西医诊断的四个层面(即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病情分期、严重程度)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80例,男女比例约为1:1。年龄17-78岁,平均(44.16±15.67)岁,青年组人数最多(53.4%),中年组次之(24.8%),老年组人数最少(21.7%)。病程1-330个月,平均(69.06±67.93)月,病程≤5年者、5-10年者、≥10年者分别占57.1%、18.1%、24.8%。病因方面,可追溯病因的(60.9%)分别为饮食寒性食物及受凉(27.3%)、劳累(12.4%)、情绪波动(11.8%)、饮食热性食物(9.3%),另有39.1%的患者病历资料中无诱因可寻。2、西医诊断分布:临床类型分布:初发型8例(5%)、慢性复发型153例(95%);病变范围分布:直肠型26例(16.1%)、左半结肠型83例(51.67%)、广泛结肠型52例(32.3%);病情分期分布:活动期150例(93.2%),缓解期11例(6.8%);严重程度分布:轻度 59 例(39.3%)、中度 45 例(30.0%)、重度 46 例(30.7%)。3、中医证候分布:大肠湿热证54例(33.4%)>寒热错杂证39例(24.2%)>脾虚湿蕴证23例(14.3%)>脾肾阳虚证17例(10.6%)>肝郁脾虚证15例(9.3%)>热毒炽盛证11例(6.8%)>阴血亏虚证2例(1.2%)。4、不同中医证候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4.1热毒炽盛证和脾肾阳虚证相对于其它证候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6个血凝指标的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4.1.1热毒炽盛证FIB水平高于其它所有证候(P<0.05);脾肾阳虚证FIB水平高于脾虚湿蕴证(P<0.05)。4.1.2热毒炽盛证FDP水平高于其它所有证候(P<0.05)。4.1.3热毒炽盛证和脾肾阳虚证TT水平均低于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P<0.05)。4.1.4热毒炽盛证INR水平高于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P<0.05);脾肾阳虚证INR水平高于寒热错杂证、大肠湿热证(P<0.05)。4.1.5热毒炽盛证PT水平高于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P<0.05);脾肾阳虚证PT水平高于寒热错杂证、大肠湿热证(P<0.05);肝郁脾虚证PT水平高于大肠湿热证(P<0.05)。4.1.6热毒炽盛证PTA水平低于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P<0.05);脾肾阳虚证PTA水平低于寒热错杂证、大肠湿热证(P<0.05);肝郁脾虚证PTA水平低于大肠湿热证(P<0.05)。4.2其它证候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P>0.05)。5、相同中医证候下,西医诊断的四个层面(即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病情分期、严重程度)与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即除了肝郁脾虚证下不同严重程度间的PT、PTA、INR水平及大肠湿热证下不同病变范围间的FIB水平存在差异外,尚不能得出相同中医证候下西医诊断的四个层面与血凝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热毒炽盛证和脾肾阳虚证较其它证候更倾向合并血瘀,临证遇此二证更应突出化瘀治疗的方法。2、相同中医证候下,UC西医诊断的四个层面(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病情分期、严重程度)尚不能作为夹瘀倾向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