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建国起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发展。现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解决离不开全面深入的理论思考。如何更好的运用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丰富内涵,分析解决好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马克思空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马克思空间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在前人的空间理论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状况,进一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关系根源,并深入阐述了城市在发展人类文明、推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解释了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实质和关键特征,进而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城乡空间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空间思想的著作,而是通过《博士论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经典著作阐述了他们的空间思想。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空间思想,即对以往空间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时间、空间和物质为一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二是社会空间意义上的空间思想,即打着人的实践活动烙印、承载特定社会属性的空间,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化自然空间。城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和城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研究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路径的重要线索。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始终把马克思空间思想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中西方对马克思空间思想和城市理论解读的比较研究,立足于经典马克思空间思想与中国城镇化实践的双重维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视角研究展开一些思考,以期运用马克思空间思想丰富的内涵深入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需求,尝试探索用马克思空间思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