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传统居住街区在城市快速发展中面临保护与再生的双重挑战。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环境下保护与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以小西湖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理论研究——设计实践”贯穿于一体的思路,揭示产权地块拥有的具象与抽象的双重内涵,明确产权地块在传统城市形态特征的呈现和演变中的作用,阐述产权地块在传统居住街区保护与再生实践中的运用。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二章首先对小西湖街区具有历史风貌区和城市棚户区的双重属性进行历史研究和现状分析,指出保护与再生面临的挑战与潜力。第三章基于产权地块视角,按照形态描述——形态成因——形态诠释的逻辑架构,从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对小西湖街区的街巷体系、产权地块、建筑肌理三方面物质空间形态的演化进行解析,并将形态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设计实践。第四章对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中的三项重点领域——统一工作基础、配合动态规划、细化设计分则——作详细探讨,贯彻基于产权地块的“小尺度、渐进式”保护与再生共识,基础设施先行原则,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实现政策设计与物质空间规划互为支撑的动态规划。最后希冀小西湖的实践成为“小尺度、渐进式”再生模式的有益探索,为我国传统居住街区再生方法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