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临床研究明确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性; (2)调脂柔脉颗粒的安全性评价。 方法:入选90例(脱落4例)经辨证属痰阻血瘀证的脑动脉硬化症(CAS)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脱落1例),按西药常规治疗,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日,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日;试验组57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脂柔脉颗粒,10g/次,3次/日。两组疗程皆为12周,每月随访1次。通过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积分、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脂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评价调脂柔脉颗粒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尿、粪三种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等安全指标监测,评价调脂柔脉颗粒用药安全性。 结果: (1)治疗前两组影响因素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均值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均值比较、双侧IMT均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经过12周的治疗周期后观察发现,首先,在中医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改善,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在颈动脉超声指标上,两组的双侧颈动脉 IMT厚度均有所减少(P<0.05),但减少幅度很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经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经t检验,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证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CAS斑块缠绵难愈的病理特征;最后,在血脂指标变化方面,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均有改善,TC、TG、LDL-C均下降显著(P<0.05),HDL-C均有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TC、LDL-C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安全性评价: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常规,肝功、肾功以及心电图等均无显著变化。提示调脂柔脉颗粒合并西药常规治疗,安全性良好。 结论: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清热化瘀、祛痰化浊为治法的调脂柔脉颗粒,用于临床可显著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痰阻血瘀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基础西药治疗能明显降低血脂水平,也可在较短时间内(3个月),一定程度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减少双侧颈动脉IMT厚度,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在药物安全性方面,调脂柔脉颗粒单独使用,或与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西医常规药物联用,都没有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