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对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假体),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短期随访,比较两种假体对术后早期临床疗效影响,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122膝)中重度膝骨关节炎(Ahlback分级Ⅳ-Ⅴ级)并已行TKA患者,其中53例(60膝)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CR组),年龄54~78岁,平均(68.02±6.70)岁,男性21例(26膝),女性32例(34膝),体重指数为(22.92±2.26)kg/m2;52例(62膝)采用后方稳定型假体(PS组),年龄55~80岁,平均(67.42±5.28)岁,男性18例(25膝),女性34例(37膝),体重指数为(21.61±2.06)kg/m2。CR组假体采用LINK公司生产的CR假体,PS组采用LINK公司生产的PS假体。均由同一医生手术,均未行髌骨置换,两组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率、膝关节活动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期间采用西安大略和麦马思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测量下肢力线及胫骨平台后倾角等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疗效,采用计时起走测试评估患者的行走能力。[结 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CR组随访时间16~27月,平均(22.36±2.18)月,PS组随访时间16~28月,平均(23.13±1.85)月。两组病例在基数指标及各项术前指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S组手术时间较CR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复查HB,CR组较术前下降(14.68±1.05)g/L,PS组下降(16.63±2.32)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再复查HB,CR组下降(17.49±2.37)g/L,PS组下降(20.94±2.51)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术后3月CR组为(100.70±3.78)°,PS组为(105.08±4.4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6月及12月随访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OMAC评分方面,术后3月CR组为(27.11±2.91)分,PS组为(30.63±4.27)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及12月随访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SS评分方面,CR组与PS组术后3月、6月及12月随访时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60±0.14)分,(3.24±0.15)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CR组为(6.13±1.57),PS组为(7.72±1.4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R组和PS组患者中,术后过大或者过小的胫骨平台后倾角都会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在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术后VAS评分、TUG测试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中有1例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PS组发生1例踝关节背伸肌力减弱(肌力3级),均对症处理后痊愈,余患者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下沉、衬垫脱出等并发症。[结 论]CR型假体围手术期出血量较少,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更好;PS型假体术中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早期(术后3月)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较CR组好。两种假体在住院时间、术后6月及12月的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无明显差异,两种假体在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恢复下肢力线等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另外,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