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西梅毒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梅毒传染源的分布特点及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提出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于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由调查组自行设计并经过考核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卫生专业人员对娱乐场所人群、性病门诊人群、体检人群、婚检人群及孕产妇等五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5ml检测梅毒抗体。结果:1.共抽样87388例,实际调查87288例,调查完成率为99.8%。其中性病门诊人群2960例,娱乐场所人群2808例,婚检人群27550例,体检人群27556例,孕产妇26414例。2.广西五类人群梅毒病例检出例数为2714例,检出率为3.1%(2714/87288) 。3. 2714例梅毒病例者梅毒感染来源主要为商业性行为感染(48.3%),其次为婚内配偶感染所致(39.6%),其中性病门诊人群与娱乐场所人群的梅毒最主要感染来源为商业性行为,分别为78.4%和90.0%,而体检人群、孕产妇的梅毒最主要感染来源为婚内配偶感染(46.1%和48.0%),婚检人群主要来源为准结婚对象感染(45.6%)。不同人群梅毒感染来源的分布是不同的(Fisher’s Exact Test:χ~2 =396.852,p=0.000)。4. (1)2714例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67.9%),Ⅰ期为20.1%,Ⅱ期为10.4%,Ⅲ期为1.6%。其中性病门诊人群以Ⅱ期梅毒所占比例最高(43.6%),娱乐场所人群以隐性梅毒比例最高(44.6%)。体检人群、婚检人群及孕产妇人群均以隐性梅毒所占比例为最高,分别为75.8%,74.1%和74.5%。各类人群的梅毒感染类型分布不一样,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 Exact Test:χ~2=383.323,p=0.000)。(2)广义Logit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①Ⅰ期梅毒与隐性梅毒相比,年龄于23~26岁的梅毒患者比年龄>30岁的更容易患隐性梅毒(χ~2=5.845,p=0.016)。有过非婚性行为的梅毒患者较易患 Ⅰ 期梅毒(χ~2=11.728,p=0.001)。②Ⅱ梅毒与隐性梅毒相比,男性比女性更易患Ⅱ期梅毒(χ~2=6.236,p=0.013)。有过非婚性行为的较没有过的易患Ⅱ期梅毒(χ~2=33.332,p=0.000)。③Ⅲ梅毒与隐性梅毒相比,男性比女性易患隐性梅毒(χ~2=5.996,p=0.014),有过非婚性行为的较易患Ⅲ期梅毒(χ~2=13.286, p=0.000) 。5.广西五类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年龄分布: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和年龄>30岁人群的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8%,2.3%,2.0%和4.7%。各年龄组梅毒病例检出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⑧2=247.0, p=0.000)。性别分布:梅毒检出率女性(3.2%)高于男性(2.9%),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835,p=0.005)。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3.4%,3.2%和2.0%,不同文化程度组在梅毒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6.647, p=0.000)。民族分布:汉族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8%)低于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3.6%),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6.951,p=0.000)。户口所在地:本省本地梅毒病例检出率(3.3%)高于本省外地(2.4%)和外省或外籍(2.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0.939,p=0.000)。婚姻状况:已婚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5%)高于未婚人群(2.9%),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4.661,p=0.000)。地理位置:桂东、桂中、桂南、桂北和桂西的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为3.4%, 3.0%, 2.5%, 2.7%和4.5%,不同地理位置的梅毒检出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3.5,p=0.000)。人群分布:不同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67.0,p=0.000)。娱乐场所人群,性病门诊人群、体检人群、孕产妇、婚检人群的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10.3%,6.9%, 2.9%, 2.7%和2.6%。6.广西性病门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地理位置分布:桂东、桂中、桂南、桂北和桂西地区性病门诊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为5.7%, 6.9%, 6.6%和5.2%,不同地理位置性病门诊人群在梅毒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20,p=0.198)。年龄分布: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和年龄>30岁的性病门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分别为6.6%,8.6%, 6.2%和6.3%。不同年龄组性病门诊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49,p=0.217)性别分布:男性和女性性病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6.4%和7.8%,男女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 p=0.145)。婚姻状况分布:不同婚姻状况的性门诊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4.650,p=0.000)。已婚性病诊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8.4%)高于未婚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4.7%)。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7.1%,6.9%和6.1%。不同文化程度的性病门诊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2,p=0.798)。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性病门诊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 p=0.745)。汉族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性病门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7.0%和6.7%。户口所地在分布:不同户口所在地的性病门诊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0, p=0.116)。本省本地、本省外地和外省或外籍的性病门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6.6%,8.8%和10.5%。7.广西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娱乐场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 p=0.777)。桂东、桂中、桂南、桂北和桂西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11.2%,10.9%,9.5%,10.5%和9.7%。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娱乐场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05,p=0.272)。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和年龄>30岁娱乐场所人群的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10.8%, 10.7%,8.2%和11.2%。婚姻状况分布:已婚娱乐场所人群的梅毒病例检出率(14.7%)高于未婚娱乐场所人群的梅毒病例检出率为8.8%,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527,p=0.000)。文化程度分布:不同文化程度的娱乐场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3,p=0.276)。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9.1%,10.9%和11.1%。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娱乐场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 p=0.668)。汉族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10.5%和10.0%。户口所在地分布: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娱乐场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 p=0.102)。本省本地、本省外地和外省或外籍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10.9%,8.2%和6.9%。8.广西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孕产妇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91.6, p=0.000)。桂西地区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最高(6.9%),桂南地区孕产妇梅毒病例检出率为最低(0.4%),桂东、桂中和桂北孕产妇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3.9%, 2.3%和2.1%。婚姻状况分布:已婚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4%)高于未婚孕产妇梅毒病例检出率(1.7%),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2.597, p=0.000)。文化程度分布:不同文化程度的孕产妇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 p=0.727)。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孕产妇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7%,2.8%和2.6%。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孕产妇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684, p=0.000)。汉族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2%)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孕产妇的梅毒病例检出率(3.8%)。户口所在地分布: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孕产妇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6.0, p=0.000)。本省本地的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2%)高于本省外地及外省或外籍孕产妇的梅毒病例检出率(0.7%,0.1%)。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孕产妇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54.4, p=0.000)。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及年龄>30岁的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2%,3.2%,0.3%和5.9%。9.广西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540, p=0.002)。桂东、桂中、桂南、桂北与桂西地区的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4%,3.0%,3.2%,2.3%和3.4%。婚姻状况分布:不同婚姻状况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211,p=0.000)。未婚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5%)高于已婚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5%)。性别分布:不同性别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7,p=0.514)。男性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8%)低于女性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0%)。职业分布:工人及农民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3%)高于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干部及教师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47, p=0.000)。文化程度分布:不同文化程度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743)。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3.1%,3.0%和2.8%。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751,p=0.009)。汉族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2.7%)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3.3%)。户口所地在分布:不同户口所在地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7, p=0.08)。本省本地、本省外地和外省或外籍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8%,3.3%和3.3%。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体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5,p=0.286)。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和年龄>30岁的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7%,2.9%, 2.8%和3.3%。10.广西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布特征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 p=0.966)。桂东和桂西等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均为2.6%,桂中和桂南等地区梅毒病例检出率均为2.5%,桂北地区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4%。性别分布:不同性别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 p=0.182)。男性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4%,女性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7%。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666, p=0.001)。汉族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3%,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3.0%。户口所在地分布: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22,p=0.121)。本省本地、本省外地和外省或外籍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7%,2.2%和2.0%。文化程度分布:不同文化程度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866, p=0.012)。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6%,大专及以上的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2.0%。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婚检人群在梅毒病例检出率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9.610,p=0.000)。年龄≤23岁、23~26岁、26~30岁与年龄>30岁的婚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分别为2.1%,2.5%, 1.9%和4.1%。11.广西五类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分布:桂东、桂中、桂南及桂北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均低于桂西,其OR值分别为0.683, 0.620, 0.437和0.482, 95%CI分别为0.605~0.771,0.537~0.715, 0.387~0.494和0.401~0.580。年龄分布:以>30岁为对照,年龄≤23岁,23~26岁及26~30岁的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均低于>30岁人群,其OR值分别为0.538, 0.624和0.415,95%CI分别为0.481~0.603,0.559~0.696和0.366~0.469。性别分布:以女性为对照,男性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低于女性,其OR值为0.883, 95%CI为0.812~0.961。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对照,初中及以下及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均为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的1.713倍和1.570倍,95%CI分别为 1.517~1.935和 1.376~1.792。民族分布:以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为对照,汉族人群患梅毒风险性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其OR值为0.876,95%CI为0.805~0.954。婚姻状况分布:以未婚对照,已婚人群患梅毒的可能性是未婚人群的1.207倍,其 95%CI 为 1.112~1.310。对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对性病防治知识知晓为对照,对性病防治知识不知晓的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是知晓人群的1.542倍,其95%CI为1.419~1.676。非婚性行为情况:以没有非婚性行为为对照,有非婚性行为的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是对照的8.021倍,其95%CI为7.408~8.685。12.广西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已婚娱乐场所人群患梅毒的危险性较高于未婚者(OR =1.791, p=0.000,95%CI=1.383~2.320) 。13.广西性病门诊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已婚者患梅毒可能性是未婚者的1.874倍。非婚性行为状况:有过非婚性行为患梅毒的风险性是没有过非婚性行为的5.598倍。14.广西孕产妇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为对照,不知晓的孕产妇患梅毒的风险高于对照(OR=8.781,95%CI=6.876~11.214)。地理位置分布:桂东、桂中、桂南、桂北等地区患梅毒的可能性均低于桂西,其OR值分别为0.241,0.263, 0.022和0.112,95%CI分别为0.189~0.308,0.194~0.359, 0.015~0.034和0.072~0.173。年龄分布:年龄≤23岁,23~26岁和26~30岁的孕产妇患梅毒的风险性均低于年龄>30岁的,其OR值分别为0.126,0.150和0.020,95%CI分别为0.098~0.163, 0.118~0. 192和0.012~0.033。非婚性行为情况:有过非婚性行为的孕产妇患梅毒风险性高于没有过非婚性行为的孕产妇(OR=18.543, 95%CI=15.294~22.483)。婚姻状况:已婚的孕产妇患梅毒的风险性高于未婚者(OR=3.923,95%CI=3.146~4.891)。户口所在地:本省本地的孕产妇患梅毒的风险性高于外省或外籍,其OR值为 16.208, 95%CI为3.900~67.363。15.广西体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已婚者体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低于未婚者(OR=0.781,95%CI= 0.673~0.907) 。非婚性行为情况:有过非婚性行为者梅毒患病可能性是没有过非婚性行为婚检人群的4.533倍。民族分布:汉族体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其OR值为0.781,95%CI为0.672~0.908。职业分布:以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干部及教师为对照,工人与农民患梅毒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1.286倍。地理位置:桂东、桂中、桂南和桂北等地区体检人群患梅毒的可能性均低于桂西,其OR值分别为0.777, 0.865,0.791和0.559, 95%CI分别为0.614~0.983, 0.641 ~0.977和0.394~0.794。16.广西婚检人群梅毒病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后退)结果显示:年龄分布:以年龄>30岁为对照,年龄≤23岁,23~26岁与26~30岁的婚检人群患梅毒风险性均低于对照,其OR值分别为0.486, 0.562和0.449,95%CI分别为0.389~0.607,0.457~0.691 和0.356~0.565。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对性病防治知识知晓为对照,对性病防治知识不知晓的婚检人群患梅毒的机率高于对照,其OR值为1.187, 95%CI为 1.011~1.393。民族分布:汉族婚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其 OR值为0.830,95%CI为0.706~0.974。非婚性行为情况:有过非婚性行为者患梅毒的风险性高于没有过非婚性行为者,其OR值为13.833,95%CI为11.879~16.227。结论:(I)广西梅毒流行趋势较为严重,五类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3.1%,其中娱乐场所人群梅毒病例检出率为10.3%高于性病门诊人群(6.9%)、体检人群(2.9%)、婚检人群(2.6%)和孕产妇(2.7%)。桂西梅毒病例检出率为最高(4.5%),桂南地区梅毒病例检出率为最低(2.5%)。(2)2714例梅毒病例者中,梅毒感染来源的构成以商业性行为感染途径为主,提示商业性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广西梅毒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婚内配偶间感染来源仅次于商业性行为而居第二位,提示婚内性行为是传播梅毒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3)隐性梅毒在梅毒分型中居于首位,并可能会成为重要传染源(4)年龄>30岁五类人群及孕产妇、婚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均高于年龄≤23岁,23~26岁及26~30岁者。男性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低于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患梅毒的风险高于相对较高学历的人群(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汉族五类人群、孕产妇、体检人群及婚检人群的患病风险低于壮族或其他少数民族者。已婚五类人群、娱乐场所人群、性病门诊人群及孕产妇患梅毒的风险性均高于未婚者。桂西地区的五类人群、孕产妇及体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性均高于桂东、桂中、桂南和桂北。工人与农民患梅毒风险性高于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干部与教师。(5)非婚性行为分别是性病门诊人群、孕产妇、体检人群及婚检人群患梅毒的危险因素,提示非婚性行为是广西梅毒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6)对性病相关知识不知晓分别是五类人群、孕产妇与婚检人群患梅毒的风险因素,说明懂得性病相关知识的孕产妇与婚检人群自我保护意识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