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的预估:不同温升阈值的比较和关键物理过程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是重要的气象灾害,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东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稠密,对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都较敏感。过去的一百年,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全球平均温度不断升高。东亚地区近几十年的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明显增加。2015年的《巴黎协定》提出“控制全球增暖在2℃以内,并力争把温升控制在1.5℃以内”,但是对于1.5℃和2℃温升背景下东亚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的变化,尤其是相较于2℃温升,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能够避免的气候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围绕东亚极端气候的预估问题,首先分析东亚地区极端温度的变化,包括全球增暖1.5℃和2℃平衡状态下,东亚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在未来增暖情景下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东亚地表气温和极端温度事件(包括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变化的贡献以及未来增暖情景下华北极端高温变化相关的物理机制。然后,分析了东亚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包括全球增暖1.5℃和2℃平衡状态下,东亚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以及华北极端降水变化相关的物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一、全球增暖1.5℃和2℃平衡状态下东亚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
  利用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ESM),专门用于研究全球增暖1.5℃和2℃平衡态下的气候变化及气候影响的试验数据,分析了相较于工业革命前,全球温升1.5℃和2℃时,东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全球平均相比,东亚地区的平均增暖在1.5℃和2℃温升情景下均高0.2℃左右。两个增暖情景下,基于当前气候定义的低温事件频率明显减少,高温事件频率明显增加,并且极端高温频率的增幅大于一般高温频率的增幅。此外,夜间高温频率的增幅大于日间高温。在人口最稠密的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地区,极端高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幅都比东亚的其他区域更大。和2℃温升相比,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可以便东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的增幅减少35%-38%,频率的增幅减少约37%,持续时间的增幅减少39%-46%。在东亚的子区域中,相较于2℃增暖,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幅减少最明显的区域是蒙古地区,为37%-49%。因此,从减少极端高温气候影响的角度出发,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对东亚地区是有益且有必要的。
  二、全球增暖背景下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东亚地表气温及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贡献
  利用动力调整方法,基于地球系统模式大样本集合(CESM-LE)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未来增暖情景下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东亚冬季和夏季地表气温以及极端温度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在RCP8.5排放情景下,到21世纪末,东亚区域平均冬季地表气温相较于工业革命前将升高7℃,其中动力作用相关部分升高1.9℃,约占27%。当前气候中的极端冷月主要是动力作用导致的。随着全球增暖,动力作用造成的极端低温强度减弱,有利于东亚发生大范围极端冷月事件的环流型发生频率减少。到2030年左右,在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低于当前气候中最冷5%冬季月地表气温阈值的月份将不再出现。全球增暖背景下东亚区域平均夏季地表气温的增加主要是热力作用的贡献。在RCP8.5排放情景下,到21世纪末,夏季东亚区域平均地表气温相较于工业革命前将升高6.1℃,动力作用相关部分仅升高0.5℃,约占8%。不过,动力作用对中国西北和蒙古西部部分地区夏季地表气温的变化有较明显的贡献,占总增暖幅度的30%左右。在2005年以前,动力作用对西北地区极端暖月的贡献大于热力作用。随着未来全球平均温度不断升高,有利于西北发生极端暖月事件的环流型更容易出现。
  三、全球增暖背景下华北极端高温的变化及其原因
  华北地区的极端高温(EH)受到大尺度环流以及地形的共同影响,可以分为焚风类EH和非焚风类EH。在评估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华北EH具有较好模拟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其对RCP8.5情景下气候变化的降尺度模拟结果,利用Freq95EH(高于当前气候中日最高气温第95百分位值)和Int95EH(高于各自时段日最高气温第95百分位值)这两个不同指标,考察了未来增暖情景下华北EH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在RCP8.5排放情景下,到了21世纪中期,华北夏季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将会发生Freq95EH,其中每年焚风类和非焚风类Freq95EH天数将分别增加10.7天和7.4天。未来增暖情景下增加的辐射强迫使Freq95EH更容易发生。到21世纪中期,华北夏季平均日最高气温将升高2.39℃,对应的焚风类Int95EH和非焚风类Int95EH天日最高气温的增幅分别为2.57℃和2.24℃。此外,焚风类Int95EH的比例在增暖情景下将会增加。和当前气候相比,在未来增暖情景下,中国北部上空水平风场将会减弱,东亚夏季风环流将会增强,Int95EH天的反气旋异常将减弱,使大尺度环流异常对华北EH的贡献减小;中国北部上空的水平风场季节内变率将增强,华北上空的西北风异常更容易发生,使局地有利的地形对华北EH的贡献增加。
  四、全球增暖1.5℃和2℃平衡状态下东亚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
  利用CESM1.5℃和2℃平衡状态下的预估试验数据,本文分析了相较于工业革命前,全球温升1.5℃和2℃时,东亚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同时,对比了允许全球增暖在21世纪中期短暂超过1.5℃,而后使全球增暖水平在21世纪末降回到1.5℃对东亚地区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和2℃温升情景下,东亚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强度都将显著增加,和1.5℃温升相比,对于东亚大部分地区而言,允许全球增暖短暂超过1.5℃不会使平均降水强度显著增加。东亚大部分地区干天(湿天)在未来增暖情景下将减少(增加)。不同强度降水的强度和频率在未来增暖情景下都将增加,极端降水的增幅大于一般降水的增幅。东亚的子区域中,中国和日本地区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的增幅大于其他子区域。和2℃温升相比,控制全球增暖一直在1.5℃以内,可以减少东亚地区极端降水增幅的26%-31%,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标表明,减小最明显的区域是日本地区,为38%-54%。允许全球增暖短暂超过1.5℃将给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带来明显影响。如果严格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将会使21世纪末这些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增幅减少25%以上。因此,严格控制全球增暖在1.5℃以内可以明显减少与极端降水有关的气候灾害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五、全球增暖背景下华北极端降水的变化及其原因
  考虑到东亚夏季风雨带的季节移动,结合华北地区雨发生的时间,将夏季等分为时段1(6月1日到7月16日)和时段2(7月17日到8月31日)。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RCP8.5情景下气候变化的降尺度模拟结果,考察了未来增暖情景下华北极端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和时段2相比,时段1中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的增幅更大。相较于当前气候,使用局地季节增暖标准化后的时段1和时段2中华北区域平均极端降水强度的增幅分别为9.7%/K和9.3%/K。对应地,时段1和时段2中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幅分别为33.9%/K和18%/K。水汽收支诊断的结果表明,华北极端降水强度的增加主要是垂直水汽平流的贡献,其中,动力项(与环流变化有关)的贡献和热力项(与大气中水汽含量有关)的贡献基本相当。需要指出的是,时段1和时段2中极端降水强度在未来增暖情景下变化的物理机制相似。和当前气候相比,21世纪中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向西北移动,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华北上空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增强,使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增加。以当前气候中候平均降水为基准,和当前气候相比,21世纪中期华北雨季将提前到来4候(20天)左右、雨季将延长6候(30天)左右。
其他文献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系统的影响,夏季容易发生极端降水,加之复杂的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平均每年造成700多人因灾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然而,目前对于该类灾害的预报水平依旧较低,亟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全国尺度上建立较为准确和高效的滑坡泥石流预报系统,提高滑坡泥石流预报水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针对降水型滑坡泥石流,在对现有的滑坡泥石流统计预报
裸土反照率和发射率是陆面过程模式中重要的参数,它们可决定地表能量的再分配,对天气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参数化裸土反照率和发射率对陆面过程模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与多样化,针对裸土地表辐射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裸土分光辐射及其反照率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陆面过程模式中裸土分光辐射反照率和发射率的参数化方案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究竟哪些气候和环境因子是影响裸土分光辐射反照率
学位
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地处东亚季风北边界附近,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的降水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灌溉,农牧种植,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的降水变化既受到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的调控,又受到气候系统外强迫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影响东亚季风北边缘活动带雨季降水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的因子两方面入手,分别分析影响东亚季风北边
学位
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析资料,对夏季青藏高原高层大气热源(TPUHS)及南亚高压的中短期变化及其天气气候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揭示了夏季TPUHS的中短期变化特征及其所激发的Rossby波列对环流和天气气候的远程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夏季TPUHS的准双周变化与南亚高压双模态振荡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了夏季南亚高压双模态和东伸西退两类东西振荡的联系及其对亚洲环流和天气影响的异同。本文还研究了南亚
学位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地形和热力强迫影响大气环流和亚洲季风已有大量研究,然而目前关于调控高原热状况年际变率的主导因子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如何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海洋这两个问题依然缺少足够的关注。亚洲季风区存在复杂的多尺度海-陆-气相互作用过程。随着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以及计算资源的改善,通过海-陆-气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进行高原热力效应的研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加热达到年循环的峰值,也是冬
学位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热带大气季节内变率中最主要的信号,同时也是季节内时间尺度可预测性的主要来源,它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大多数模式模拟和预测MJO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本文主要利用一种基于追踪MJO东传降水异常的识别方法(MJO Tracking)评估了参与MJOTF/GASS全球模式比较计划的模式模拟MJO的能力,分
春季作为东亚冬、夏季风系统转换的过渡季节,是我国东部华南地区的主要雨季之一。华南春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具有较大的年际变率,通常导致严重的洪涝或干旱灾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引起全球大气环流年际异常的外部强迫因素,但是ENSO对我国不同季节气候异常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ENSO对中国东部春季降水的影响存在年代际差异,但近年来,中太平洋海温异常型的ENSO(CP ENSO
学位
本论文利用近年来(2009-2016年)高密度台站小时降水数据、台站与卫星融合降水数据、卫星反演亮温数据与再分析资料,从气候角度深入降水事件展开分析,揭示了北京平原地区不同来向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条件。本文基于EOF等方法提出了降水系统来向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卫星和台站融合降水资料以及卫星反演亮温数据,对不同来向降水事件的小时尺度降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本论文分析了北京平原
学位
近地面能量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可影响局地及全球气候,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潜热通量的改变。潜热通量主要受到环境和地表因子的影响,其中的热量因子(辐射与温度)与水分因子(土壤含水量与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即在一定温度下大气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间的差值,以下简称水汽压差)是控制地-气间水热交换的关键。由于湿地下垫面水分供给充足且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因此,对湿地-大气间耦合程度进行分析,
中国地域广阔,位于亚洲东部,气候变化、降水分布、雨带移动以及干旱和洪涝灾害均会收到亚洲夏季风的影响,所以研究季风对预报降水、干旱和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亚洲季风的形成,不仅和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同青藏高原、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紧密联系。青藏高原凭借自己强大的热动力作用,极为深远的影响了我国乃至亚洲的天气气候的变化、大气环流配置,所以因青藏高原而存在的高原季风成为了亚洲季风系统中,第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