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腔内放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CBT)是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二维腔内放疗以正交X片为基础,通过参考点的剂量估计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三维腔内放疗则以MRI或CT等扫描技术为基础,可以充分了解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置和空间形状,能更加精确地评估这些组织和结构的剂量,从而提高靶区剂量和降低危及器官剂量,以获得更加理想的局部控制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T是三维腔内放疗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依据CT图像能够进行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HR CTV)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 OARs)的勾画并制定计划和实现剂量优化过程。相比于二维腔内放疗,这一过程耗时明显延长,通常需要数小时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存在着HR CTV和OARs空间位置和形态变化,因此依据CT图像所制定的治疗计划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剂量传递过程中HR CTV和危及器官的实际受照剂量,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研究这一分次内剂量学差异的大小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可以对临床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之间9位在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病人进行CT引导下的腔内放疗,分割次数为5次,单次分割处方剂量为6Gy。在完成施源器放置后进行CT扫描,并以此图像勾画HRCTV和危及器官,随后制定计划并完成剂量优化。在开始治疗之前数分钟内完成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扫描,在CBCT图像上重新勾画HRCTV和危及器官,将实际治疗所依据的CT计划中放射性源的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模拟至CBCT图像。对这9位病人完成了38次高剂量率(high-dose-rate, HDR)三维腔内放疗,一共获取了76个图像系列,包括38个CT图像系列和38个CBCT图像系列。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着两种图像系列下HR CTV和OARs相关DVH(dose-volume histogram,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变化,并分析这种剂量变化对整个腔内治疗带来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间隔时间为55±10min的情况下,HR CTV的体积、D90、D50和V100在两组图像系列中变化(平均值士标准差)分别为-2.00±3.26%、-1.18±4.47%、-0.02±4.51%、-3.83±8.23%和-9.0±2.77%,其中HR CTV的体积和D100发生了显著统计学减小(p值分别为0.000和0.006)。各个危及器官包括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2cc变化分别为-0.6±17.05%、9.34±14.59%、7.15%±20.49%和1.52±12.57%,直肠D2cc发生了显著统计学增加(p=0.001)。结论:平均不到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单次分割内HR CTV的剂量学变化很小,D90的不确定性水平(1个标准差)约为5%,大约70%的单次治疗内HR CTV D90(EQD2)变化不超过±0.5Gy。但对某一次的治疗而言这一变化可以到达1.5Gy。这种单次分割内的剂量不确定水平在6Gy×5f的HDR分割模式下,可使某一病人的实际总EQD2最大减少3Gy。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更加明显,大部分危及器官的D2c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其系统性变化(平均值)<10%,而随机变化(标准差)可达到15~20%水平。大部分治疗中至少有1个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超过10%,可能会引起某一次治疗的剂量超过单次限量或者使其在整个治疗中(含外照射)的受照剂量超过累计限量。通过方法上的改进可能会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并降低临床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