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基础方面。良好的语音水平,有利于英语听说方面技能的掌握。但是语音如果没有学好,则会影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阻碍学习者掌握各项英语技能以及交际能力。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当中,语音教学应该不断得到重视。然而在语音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干扰作用,即产生负迁移。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我们必须重视语音负迁移作用,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规避或者减少负迁移,从而提高外语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方言丰富。方言——语言的变体,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语言形式,而且很大程度上会伴随我们一生。相对于普通话对英语迁移作用的研究,方言背景下的迁移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不过,为了提高我国方言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关注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研究。客家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覆盖面广,使用人数众多,其中以梅州客家话作为标准用语。根据迁移理论,客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受到本族语的影响。目前,已经有一些文章描述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但是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多为纯理论研究,另外几乎没有研究针对如何减少客家方言的负迁移而展开,从而提出应对语音负迁移的具体教学策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语音测试和教学实践等方法来开展实验,全面研究梅州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分析受试客家学生的语音错误和对比分析客家方言及英语的语音差异来剖析迁移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及该区语音教学现状将一些具体的应对教学策略加以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确实可行的教学启示来减少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研究结果表明:1)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实际学习的确存在一定的负迁移。2)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不仅表现在具体某些音标的发音上,而且还体现在超切分音位的音节,句子节奏和语调等方面。3)在音位层次的影响上,英语辅音比元音受到客方言的负迁移影响更显著。4)上述负迁移能够通过相关教学策略(分步发音法、语音对比法和纠音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