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一类以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疾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最终导致严重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PAH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以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比率失调等所引发的肺血管重构是PAH发生的重要机制,其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cells,PASMCs)的增殖及迁移最为显著。Rho/ROCK通路是促进PASMCs增殖及迁移的重要通路之一。其中Rho激酶是其关键蛋白。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可激活 PASMCs 内Rho激酶,引起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降低,并改变细胞骨架蛋白,从而促进PASMCs增殖和迁移。PAH仍是一个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的复杂,目前的治疗方法不一定都有效,故而需要更多新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PASMCs的增殖及迁移,改善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已成为治疗PAH的新型靶点。Ripasudil作为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Rho激酶抑制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及眼高压,然而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暂无相关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ripasudil对PDGF-BB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cells,HPA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PASMCs,随机分为 control 组、PDGF-BB 组、PDGF-BB+ripasudil组、ripasudi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掺入法检测HPASMCs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HPASMCs迁移;Real 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MMP-2 蛋白表达以及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基1(MYPT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激酶和蛋白激酶B(PKB/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CCK8及EdU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01、0.1、1、10μmol/L)ripasudil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DGF-BB(20ng/ml)作用48 h后可显著增加HPASMCs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予以10 μmol/L ripasudil后可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HPASMCs活力增加及促增殖效应。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PDGF-BB(20 ng/ml)显著诱导HPASMCs迁移,此效应可被ripasudil所抑制;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ripasudil可下调PDGF-BB诱导的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PDGF-BB诱导的MYPT1、ERK1/2、p38及Akt的磷酸化。结论:Ripasudil抑制PDGF-BB诱导的HPASMCs增殖和迁移效应可能与降低MYPT1、ERK1/2、p38、Akt的磷酸化及下调MMP-2蛋白的表达有关。新型Rho激酶抑制剂ripasudil可能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