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脉动热管具有高效的传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因此,对脉动热管内工质的流动和本身传热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动热管具有高效的传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因此,对脉动热管内工质的流动和本身传热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逐渐小型化而热负荷却大大增加,导致对强化传热技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对脉动热管各种强化传热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源强化传热,对有源强化传热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声学和传热学为基础,实验研究超声波强化脉动热管传热。首先对常规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脉动热管的总体热阻随着热负荷的增大而减小的;重力对运行起促进作用,所以脉动热管竖直底加热时传热性能最佳;脉动热管的热阻随操作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实验所选择的几种充液率(35%、50%、65%)中,在热负荷小于70W时,35%充液率的脉动热管热阻最小,在热负荷大于70W时,50%充液率的脉动热管的热阻最小;在热负荷小于30W时,铜-丙酮脉动热管的热阻低于铜-水脉动热管的热阻,而在热负荷大于30W时,铜-丙酮脉动热管的热阻高于铜-水脉动热管的热阻。然后做了常规脉动热管与超声波脉动热管的对比实验,分析了在不同热负荷、倾斜角、操作温度、充液率和工质下超声波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有效地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但随着热负荷的升高,超声波的影响会逐渐减小;当脉动热管水平放置时,超声波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率低于脉动热管垂直放置时的强化作用率;超声波能减小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且其减小量与操作温度有关,当操作温度由20℃增加至40℃时,超声波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强,当操作温度由40℃增加至60℃时,超声波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逐渐减弱;超声波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随着充液率的改变而改变。最后对超声波作用下不同工质的脉动热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工质的物性影响超声波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
其他文献
气液两相流是最为常见的两相流体系之一,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军事、环境、能源等诸多领域。气液两相流动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结合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差压法测流量相结合的测量手段,提出了将近红外系统布置于长喉颈文丘里管喉管位置的新结构,使测量过程中的近红外信息与差压信息结合的更紧密更有效,同时优化了测量系统的细节设计,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利用新型测量装置在单相
侦察机器人是用于进入情况不明、人员无法接近或高度危险区域执行侦察任务的机器人,操作员通过人一机器人交互接口监视机器人的姿态和工作状态,远程操纵机器人从事侦察、采样和
光栅光调制器是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光调制器件,可用于数字投影显示。由于对器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设计一种可用于验证和测试器件的动态显示效果的控制电路系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光栅光调制器的投影显示原理,并根据光栅光调制器的灰度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无源和有源光栅光调制器阵列(16×16)的动态显示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效果的单色的灰度等级为16的动态图像的显示。分析和
电力线通信(简称PLC)是利用工频电能传输线路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电源线路是每个家庭最为普通也是覆盖最为宽广的一种物理媒介,覆盖面要超过有线电视网络甚至电话线路,同时由于利用电力线通讯可以在现有的电力线布局基础上进行,能节约大量的安装费用,因而利用电源线路实现数据通信的技术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许多国内外的公司和机构已经开展了对各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码分多址抗多
近年来,光激励微型谐振器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这种谐振器的激励光和检测光通过光纤传送,适用于电磁干扰强、易燃易爆等场合。传统的光激励微谐振器需要附加的激励光源与检测光源,所以其光学系统比较复杂,较难实现。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全光型微梁谐振器结构,该结构将研磨光纤的加工部分作为谐振器的敏感元件。在这种条件下,激励光纤,检测光纤以及敏感元件耦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克服了以往结构光学系统过于复杂的缺点。本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本文立足对招投标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风险问题,并
船舶上各机械设备的振动严重威胁着船舶的安全性和船员生活的舒适性,面对船舶振动带来的诸多危害,减振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多年来一直为此辛勤工作着,为寻求好的解决办法不断努
半主动吸振器是当前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的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改变固有频率,从而在一定频段内对激励频率进行跟踪控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应用电磁场理论对吸振器齿间气隙磁导和轴向电磁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最优尺寸的确定方法,结合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提出了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2、根据被控主振系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新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此次参与研究的对象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到2019年9月期间,共计104例.需要将该10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