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恕是一个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在今天它由一种纯粹的人文概念变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实践的角度去探讨大学生宽恕心理的道德水平及其教育问题。我们研究宽恕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人际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校园暴力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方法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论文分为以下部分:导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缘由、文献综述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于我国大学生人际冲突等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和宽恕在人际冲突调节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教育中倡导宽恕。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宽恕心理研究和宽恕教育却非常匮乏。由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本研究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发现,宽恕心理与大学生宽恕心理、宽恕教育与大学生宽恕教育的总概况是国外研究材料较为丰富、但国内研究极度欠缺。国外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但需要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宽恕心理与教育研究。我们界定了本研究宽恕的概念,基本上可以把宽恕心理视为一种道德对情绪的调节过程。第一章,宽恕概念概述及其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因为宽恕是一个涉及到文化、宗教、哲学、伦理等多领域的概念,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争议较多。所以,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明确了宽恕的概念、边界、社会文化基础、现代心理学兴起的社会和学科背景等问题,建立了本研究宽恕心理的理论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宽恕都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宽恕有着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东西方文化和现代心理学对宽恕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在概念方面,宽恕与宽容、和解、公正、仁慈以及与忍让、赦免、辩解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现代心理学也对宽恕提出了不同的几种定义。而针对宽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必要性、界限、主体、局限性和适用性等理论问题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另外,我们还对在我国进行宽恕研究的社会文化基础进行了分析。在我国宽恕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世俗文化上意义上的宽恕,这与西方建立在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宽恕有所不同,差异表现在不同人性论基础、宽恕绝对化与相对性、宽恕的个人化与社会性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特点等。另外,我们对现代宽恕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学科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宽恕心理研究方向的整合模式。第二章,实证研究。我们以山东省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前后取样872人,对宽恕的道德水平诸问题进行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共包含五个研究:研究一,我国大学生对宽恕内涵的理解及相关宽恕状况。主要以质的研究为研究范式,用访谈和个案法,运用个人编制的访谈问卷,研究了大学生宽恕的一般情况。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宽恕的理解与我国文化有关,主要有两种角度:一是把宽恕视为一种人格品质(品德),二是把宽恕作为为人处世之道。大学生的宽恕可以分为我向思维的宽恕(包含自我情绪的低道德水平的宽恕和自我品德的高道德水平的宽恕)和他向思维的宽恕(移情高道德水平的宽恕)。说明中国文化下大学生的宽恕存在高低不同的道德水平。研究二,大学生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特征的研究。运用两难故事测验法(公正道德判断故事、宽恕风格故事)等,研究了大学生宽恕风格发展特点及其与公正道德发展阶段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公正道德发展大多数在高级阶段,但宽恕风格发展则较分散,低级与高级风格并存;宽恕风格与公正道德发展阶段有高低对应的趋势,但不是每个阶段一一对应;大学生公正道德和宽恕道德阶段有男女性别差异。说明宽恕与公正道德发展有相关但不完全同步,即在大学生中仍然是低级宽恕与高级宽恕风格并存,而不是象公正道德一样大多数都进入高级阶段。说明我国大学生的宽恕道德水平尚待提高。研究三,影响大学生宽恕心理发展水平的因素研究。运用宽恕问卷、侵犯相关人际动机问卷、不合理信念问卷、信仰问卷、移情量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量表、利他行为问卷等,研究了大学生宽恕心理发展水平与认知信念和其他道德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良认知方式、不合理信念和信仰均与宽恕状态和宽恕发展水平有关,即以上因素影响宽恕。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和关爱价值观、移情均与宽恕有相关。以上道德维度主要是与高级宽恕水平发展有显著相关,并对后者有显著影响。但与低级宽恕水平则相关不大。说明高级水平的宽恕更需要有普遍的其他道德品质的发展。研究四,大学生宽恕心理发展水平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运用情景宽恕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人格-情绪评定量表、PLC应激创伤量表等,研究了大学生不同动机的宽恕的情绪效益。结果发现道德信仰、爱与关怀等高级动机的宽恕有助于增加正性情绪和减少负性情绪;服从权威、情绪利益等低级动机的宽恕有增加负性情绪和减少正性情绪的趋势。而理解移情、人际和谐等宽恕动机则对情绪的作用方向不一致。因此,可以得出一般结论是高级道德水平的宽恕对情绪调节才有确定的积极意义。低级道德水平的宽恕可能会适得其反。研究五,大学生宽恕心理教育的实验研究。运用认知和移情训练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了宽恕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班级集体宽恕认知行为干预和小组干预均对提高宽恕分数有一定效果;班级认知宽恕干预有助于提高抗反刍、信任和宽恕行为总分;小组干预有助于提高移情能力;另外,农村背景学生从宽恕教育中受益大。说明宽恕的干预训练可以对宽恕状态起到短期的调整效果。认知干预方式效果较大。总之,我们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在中国大学生的宽恕现象中有高低不同道德水平的宽恕存在,发现了大学生宽恕风格发展的一些特征。发现了影响宽恕发展的认知信念、信仰因素和价值观等道德因素。宽恕依其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其他道德维度产生不同的相关,并且这两类不同道德水平的宽恕的情绪调节作用也不同。初步验证了宽恕教育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些为我们开展宽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最后我们就宽恕心理研究对大学生宽恕教育的启示进行了阐释。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我们实证研究的结果,论述了进行大学生宽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提出了大学生宽恕心理教育一般原则。即宽恕教育的双途径原则;宽恕教育的道德核心的原则;多种道德品质教育并行的原则;宽恕教育的本土化原则;宽恕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宽恕教育的理性与情绪结合的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