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考辨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碗碗腔原是陕西二华(华阴、华县)、同朝(同州、朝邑)一带盛行的皮影戏腔调,其产生、形成于陕西。后流传到山西孝义、曲沃、太原及河南一带,形成各地不同风格类型的碗碗腔剧种。碗碗腔成熟于清朝初年,其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碗碗腔因其长期生长活跃于民间,且其班社表演流动性强等因素,自古以来对其产生、发展和流传,史料文献疏于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媒体的普及,碗碗腔的演出需要越来越少,且老艺人缺乏、继承人减少,碗碗腔皮影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速消亡,拯救、保护刻不容缓。本文希望通过初步梳理碗碗腔的历史脉络和对现实发展状况的思索,整理和研究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民间班社的演出和生存状况等能够丰富碗碗腔剧种的研究、为碗碗腔以后的研究献出微薄之力。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碗碗腔源流的梳理和分期,此类可考历史文献几乎是空白,笔者将通过一些著作与传说,试图勾勒出碗碗腔雏形的大体轮廓。第二部分为碗碗腔在各地的流行与传播,着重对各地碗碗腔的传入、形成和发展做了研究与阐述。第三部分为现各地具有代表性碗碗腔的形成、发展与现状,着重对孝义、曲沃、洋县三地的碗碗腔进行音乐因素、发展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最后一部分寄托了笔者对碗碗腔这一独具魅力的特色艺术剧种在今后发展中祝福,并对今后碗碗腔发展提出了几点中肯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和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每个人都时刻处于信息交汇的中心。快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人们需要更快捷、更轻松、更有效地接受到各方面的信息
期刊
期刊
研究了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经多菌种液固态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结果显示:发酵料蛋白含量从啤酒糟的25.5%提高到37.8%,粗纤维由16.3%下降至9.4%,且含有多种消化酶。
期刊
新浙派人物画在近代中国绘画史上取得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而对其成熟完善具有关键意义的,则应是“江南逸格水墨”这一传统。通过本文,笔者尝试将“江南逸格水
期刊
期刊
王宁,博士,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历任作曲系配器曲式教研室主任、多媒体音乐中心主任、作曲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为中国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