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组分胎面胶节能轮胎对悬浮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胎磨损产生的细小颗粒物包括橡胶颗粒、炭黑及氧化锌颗粒等,磨掉的橡胶颗粒尺度在几微米至几百微米,而与橡胶结合不好被磨下的炭黑颗粒为纳米尺度,纳米氧化锌颗粒尺寸在1-100nm之间,更易飘浮于空气中,形成PM2.5和PM10等细小颗粒物,致人生病和污染环境。本文通过本课题组师生自主研发设计的新型磨耗机来模拟实际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磨损产生的细小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1)根据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型磨耗机进行不同组分胎面胶对悬浮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确定横梁砝码为6千克,电机转速为364转/分钟,十个胶轮进行实验,共转动600000转,行驶245公里,白刚玉砂轮为120目时进行实验最接近实际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情况。(2)本文将悬浮颗粒物规定为直径小于18微米的细小颗粒物。配方(F-SSBR2466/NdBR+白炭黑/炭黑)与配方(SSBR2564S/NdBR+白炭黑/炭黑)体系中,将2.5份碳纳米管替换5份白炭黑加入到橡胶配方中,悬浮颗粒物的排放值变大,可得出用F-SSBR2466或SSBR2564S做胎面胶,白炭黑填料相比于碳纳米管做填料产生的细小颗粒物相对较少。而配方(F-SSBR2636/NdBR+白炭黑/炭黑)体系中,用2.5份碳纳米管代替5份白炭黑加入到橡胶配方中,悬浮颗粒排放值变小,可得出用F-SSBR2636做胎面胶,碳纳米管相比于白炭黑做填料产生的细小颗粒物相对较少。(3)根据山东玲珑玲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单位提供SSBR/NR+白炭黑胶体模拟车辆不同的行驶速度在路面行驶产生细小颗粒的数量,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产生的细小颗粒数量增加,即产生的细小颗粒与轮胎转速呈正相关;随着轮胎载荷的增加,产生的细小颗粒数量增加,即产生的细小颗粒与轮胎载荷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智能技术的巨大进步已经极大地促进了移动设备的应用,同时带来了海量的无线连接和数据流量。然而,移动设备灵活且独立的特点都决定了其计算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这已经严重制约了移动设备处理大规模计算任务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名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computing,MEC)的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到网络边缘的延伸,移动边缘技术已经成为给移动设备提供强大计算和存储能
社交网络关系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广泛,分析和可视化形式多样。现有的社交网络可视化形式关注于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和链接的变化,关注角度较为单一,大多是可视化一个组织内部
随着5G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对5G室内覆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室外宏基站已经难以满足5G室内覆盖在带宽、同步、时延这三方面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广电双向接入网的5G室
《资治通鉴》对惠帝高后年间史事的记载,是尊重历史史实的信史。司马光通过对惠帝高后年间史料的汇编、对不同来源史料的整理与考证,获得了最接近史实的史料,为其编撰惠帝高后年间史事提供了可靠的史料。《通鉴》所载事实大部分与史籍记载一致,且无异议;然仍有部分史事记载值得商榷。一方面,若史籍记载有差异,为使《通鉴》所载史事最大限度的尊重史实,司马光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当史籍记载相左时,通常采用多种史料相
花朵授粉算法是模拟开花植物过程的启发式算法,其特征表现为操作简便、鲁棒性强、搜索速度快、精度高和适用性强,在优化选择领域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处理数据规模的大量增加,存在收敛速度慢、局部深度搜索能力弱、不易跳出局部最优、全局搜索能力弱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蛙跳和中心随机替换的改进花朵授粉算法。首先,改进混合蛙跳算法,通过较好个体的平均值调整最差个体的位置,提高算法的局部深度搜索的能力;
随着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计算机视觉应用的普及,图像分类作为这类应用的底层支持,近几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及生产活动中,获取的图像大部分都是没有标签的,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页岩油气资源成为勘探开发的热点,有机质含量是页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参数,可靠的页岩储层有机质计算方法对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
函数优化问题广泛的存在于各个工程领域之中,因此对优化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群智能优化算法是当前优化算法中的研究热点,飞蛾扑火优化(Moth-flame Optimization,MFO)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群智能优化算法,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针对MFO算法存在的容易出现早熟收敛现象和无法快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折射原理反向学习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Moth-flame op
石墨烯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二维材料领域,加速了对其它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发现。通过周期表第IV族元素(Si,Ge,Sn)代替石墨烯中的碳(C)原子,人们提出并制备了具有相似结构的蜂窝状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该新型网络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给传感器补充电量,提升传感器整体寿命而获得广泛关注。然而,无线充电技术较高的能量损耗导致在现实中应用困难。为了减少充电资源消耗,提高充电效用,本文研究了两个无线充电器部署优化问题,其主要内容如下:研究面向充电效用最大化的充电器部署优化。该部分求解的问题是给定充电功率预算,和平面上一组传感器,将无线充电器部署在2D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