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居民分布特征是城市人口高密度集中,农村人口相对分散,密度较低,对于农村城镇区域的居民小商品消费,无法完全依托于大城市供应,所以建立区域内的小商品集散地是解决商品需求的根本途径。小商品集散地具有双重的性质,作为一个商品服务设施,追求利润是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对商家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也就是说它和其它的商业网点相同,是一个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中心;另外它还有社会服务性质,就是要为城镇以下级别的居民点提供商品服务,政府在政策上会有一定的照顾。具有这样特征的小商品集散地的选址就必须要考虑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社会服务的目标,也就是要让小商品集散地能够覆盖服务区域内所有的居民点;二是要保证商家可以获取满意的利润,这样才可能使小商品集散地可持续发展,稳定的为区域提供服务。早期的小商品集散地的选择多由行政命令指定,不是完全从经济学和空间结构的角度完成布局,存在较多的成本浪费。因为小商品集散地有双重性质,所以对位置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区域环境因素、经济条件、人口因素、交通条件和辅助设施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具体的选址工作。常规的选址方法,很难全面综合的考虑所有的因素,并且在考虑的时候也比较难于量化各个因素,分析时会带有主观性,对选址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解决此类问题的工具,利用经济地理学区位论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结合饱和理论,依托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选址模型,从而使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更科学、更合理。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选址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准备、分析模型建立、获取方案等方面尝试解决此问题。具体的选址过程如下:首先选用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进行检核的方法来考察小商品集散地选址影响因素的内容,通过多轮专家征询,获得了一组具体的小商品集散地选址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权重。然后,以此因素集为参考,广泛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相应的选址决策数据库和选址数据仓库。其次,对于小商品集散地位置选择任务,利用适宜性分析方法完成区域内适宜性等级评定,根据边界条件确定若干候选点位。最后选用网络分析中的定位——配置分析,确定可以为区域内需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点位的位置,在定位——配置分析中进行算法改进,记录每种布局方案的交通成本,从而可以选择几个相对最节省交通成本的方案,以此为基础由决策者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