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毒免疫毒素SM5-1-PE38KDEL(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复发率较高,更主要的是手术无法切除肉眼看不见的肿瘤组织,而放、化疗对造血和免疫系统均有严重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使肿瘤广泛转移。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使肿瘤的彻底根治有了新的希望。 免疫毒素是由具有导向能力的分子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这种以特异性单抗为“载体”、以毒素为“弹头”组成的杂合分子又称为“生物导弹”,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免疫毒素治疗效果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毒素所致的严重副反应;二是缺乏高度特异性的肿瘤单克隆抗体。因而,寻找肿瘤特异性抗体和改善毒素的毒副作用,并进而探讨对肝癌有效的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的迫切需求。 绿脓杆菌外毒素(PE),是66kD的单链蛋白,氨基末端构成Ⅰa区,为细胞结合结构区域。第253-364氨基酸组成Ⅱ区,负责毒素的转位。Ⅲ区,405-613,具有ADP核糖基化活性。PE的细胞毒机制是:在受体或抗体受体介导下内吞,在胞内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Ⅰ、Ⅱ区被去除,Ⅲ区转移入内质网,再转移至胞质,在那罩PE的DⅢ能使肽链延长因子2的ADP核糖基化,不能与核蛋白体相互作用,肽链不能延长,从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真核细胞的死亡。尽管免疫毒素采用了PE衍生物的形式,大大减少了非特异结合,但仍存在着对正常细胞的剂量依赖的非特异或特异的损害,特别是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损害,造成血管渗漏综合症(Vascular Leak Syndrome,VLS):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间隙,水肿,从而体重增加,低蛋白血症,并造成组织缺氧,多器官衰竭等,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PE分子有三个区域与血管渗漏综合症有关:348-350、430-432及605-607。根据PE分子的晶体结构,这三个区域均位于PE分子的表面,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引起渗漏综合症。因此,我们设想如果能对此三区域及其周边相邻的氨基酸进行突变,使PE失去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作用同时保留其细胞毒活性,那就能大大减少血管渗漏综合症的发生,使免疫毒素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SM5-1是本研究所自主筛选克隆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其抗原p230特异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S31254是一种新型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伊朗MIS项目所用不锈钢S31254为油建公司首次焊接施工。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验证,最终确定焊接工艺、焊接方法、焊接参数及措施,为工程建设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第四大最常见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虽然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大多数患者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