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双频段毫米波螺旋慢波线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行波管由于其宽频带、大功率、高效率等特性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作为卫星的有效载荷起着放大微波功率的功能。为了适应高速率的卫星通信、高分辨率雷达和电子对抗的发展需求,开展高效率毫米波行波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在国内,低频率单频段的空间行波管研制技术趋于成熟,而应用于毫米波波段的双频段行波管研究难点众多,它若能研制成功,不仅可以减轻通信、雷达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功耗,提高其频捷性和灵活机动性;而且还有助于有效避开敌方干扰,在电子对抗中取得优势;同时还可以在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达到整机一体化的目的。  本论文为实现空间行波管能同时高效率工作于毫米波双频段Ka(33GHz-36GHz)/Q(43.5GHz-46.5GHz)的研究目的,设计目标为:Ka波段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50W,电子效率大于13%;Q波段饱和输出功率大于100W,电子效率大于10%。以慢波线选用螺旋线型的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基于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MTSS,设计了几种不同结构的螺旋线,对比分析了矩形夹持杆和品型夹持杆、是否加载翼片、加载翼片的形状以及翼片加载的角度和深度对高频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双频段毫米波螺旋线的高频结构及其结构参数;  (2)针对大功率行波管普遍存在的返波振荡问题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影响返波振荡起振长度的因素—电子注填充比、电子注电流和副衰减器长度,得到随着电子注填充比、电子注电流的增大,输入端的起振长度变短;随着副衰减器长度的加长,输入端的起振长度变长的结论。通过分析返波振荡起振原因,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螺距分布,软件仿真计算的返波增益在Ka/Q波段均大于-15dB,结果表明设计的两种螺旋线慢波结构均可有效地抑制返波振荡;  (3)开展了高效率双频段毫米波螺旋慢波线非线性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多渐变螺旋线慢波结构中的参数对电子效率和非线性相移的影响。经过软件MTSS优化设计,仿真结果为:Ka波段和Q波段饱和点的AM/PM转换系数分别为4.72deg/dB和2.80deg/dB,三阶交调在饱和激励功率回退3dB时分别为19.83dB和15.57dB,结果表明符合通信用行波管的指标要求;并且双频段的主特性为:Ka波段的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85W,饱和增益大于54.33dB,电子效率最小值为19.28%;Q波段的饱和输出功率大于173.5W,饱和增益大于44.67dB,电子效率最小值为10.11%,结果表明设计的双频段行波管慢波结构符合设计目标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变,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东西方社会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但是目前还不明确许多环境因素对这些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环境来降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
提高探地雷达深度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是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地震波相比,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出现严重的衰减和频散现象,衰减和频散会降低探地雷达的垂直
工作在“日盲”波段(240nm-285nm)的GaN基紫外探测器,因其消除了日光和其他光谱的干扰,具有量子效率高、可靠性高、误报率低等特点,在导弹预警、高压电晕监测、公安侦察、海上油
功能验证早已成为公认的硬件设计周期中的瓶颈。而且,随着微处理器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其功能验证所面临的挑战还在不断增大。由于可以处理大规模设计,基于模拟仿真的验证方法
二十世纪以来,硝基芳烃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中间体、炸药、农药和染料的工业生产中,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由于苯环的稳定性以及硝基的吸电子作用,该类化合物化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0~22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它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通过与特定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来切割靶基因的mRNA分子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
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无人驾驶等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可配置的模拟前端能够适应不同传感器信号处理的要求,使智能传感器具有更优的性能与功耗。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要求可配置模
宽幅高光谱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在遥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短波红外的探测特点,它在军事、空间探测、矿产资源调查以及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本文依托于国家863课题
本文对腾冲嗜热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 MB4和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TC11S的耐热α-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基因克隆、酶学表征、定向进化和热稳定性的研究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终端采用何种通信方式连接到最近的宽带网络设备,被称为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电力线拥有全球最为普及的网络,电力线通信是提供“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