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城镇化和近郊城市蔓延是如今中国城乡空间发展的总趋势。伴随城市空间蔓延和功能外溢,近郊区作为城市与传统乡村的交接区,成为受城市扩张影响最大、空间结构变化最剧烈且土地景观转变最快的地区,相较于中心城区更加表现出空间无序性。从乡土中国延续而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给近郊乡村发展留下了“城市偏向”的户籍制度、发展策略、管理机制等城乡差异。大城市近郊乡村在城市蔓延过程中被不断蚕食,其“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不断演变和重构,这给大城市近郊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如土地破碎、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耕地流失、生活品质恶化等。以大城市近郊乡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对近郊乡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重构的特征和支撑体系展开研究,成为规划学界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伴随重庆市南岸茶园新区及经开区建设的推进,其近郊乡村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对南岸区近郊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有利于重庆市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在第一章中,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意义,然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在第二章中,主要对城乡一体化、近郊区发展、乡村城镇化与乡村重构展开了理论研究和分析。首先对大城市、近郊区、城镇化、三生空间和乡村空间重构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在城乡一体化和近郊区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近郊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乡村城镇化与乡村重构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包括国内外乡村城镇化路径、我国乡村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乡村重构现状和近郊乡村空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四个方面。在第三章中,首先对传统城乡空间认知视角及其局限性展开研究,提出生态-生活-生产分类的三生视角。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城市近郊空间重构的宏观特征,包括二元结构导致近郊区城乡空间对立、城镇化推动近郊区城乡融合及大城市近郊乡村空间重构特征等三个方面。最后以重庆市南岸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对南岸区现状、人口与产业发展特征及各空间要素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总之,在城市蔓延和乡村空心化背景下近郊乡村重构面临着生活空间不便、生态空间恶化和生产空间受限的三生空间失衡问题。在第四章中,针对大城市近郊乡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其空间重构的支撑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进行了梳理。本章首先对乡村空间重构支撑体系概念进行了界定,再从城乡可持续、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三方面阐述了支撑体系的内涵,并且探讨了支撑体系的基础、动力和协调机制,最后提出支撑体系构建的乡村承载和规划协调双平台。其中乡村承载平台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城镇化为主要内容,而规划协调平台则是从城乡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空间管理方法演变趋势和规划协调平台构建的三方面进行探讨。在第五章中,在大城市近郊区生态环境、经济产业、基础设施与乡村城镇化、乡村重构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南岸区近郊区近郊乡村重构的生态环境、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等三个子支撑体系,试图通过支撑体系的构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在近郊区的无序蔓延,调和城市与乡村的矛盾,维护都市近郊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和实现城乡可持续的发展。第八章为全文主要结论、不足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