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芦莫南(Carumonam)是1988年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制上市,是继氨曲南之后上市的第二个单胺菌素药物,抗菌谱与氨曲南相仿,针对需氧革兰阴性菌,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疾病。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本品生产,因此,对其进行合成及工艺改进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价值。
卡芦莫南合成的关键是中间体——手性内盐(3S,4S)-3-氨基-4-氨甲酰氧甲基-2-氧代氮杂环丁酮-1-磺酸钠(化合物1)的合成。本课题组曾经选择了PercyS.Manchand等人报道以L-广苏糖酸钙为原料,经14步合成化合物1。由于该路线存在对设备的要求高;反应过程难以监控;收率低等缺点。因而,在本论文中,作者探索了Wei等报道的以L-苏糖酸钙为原料和以维生素C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见路线1和路线2),以解决上述问题。
采用Wei等报道的合成路线,避免了使用氢溴酸对C2-位羟基进行溴代再转变成氨基,而是将羟基先转变成磺酸酯,再与叠氮化钠发生SN2反应转变成叠氮基后氢化还原得到氨基,使得反应条件温和,对反应设备要求低,易于操作。不仅如此,由于原路线在合成化合物2的过程中,多步反应难以纯化,只能采用“一锅煮”的方法,使得反应过程难以监控,副反应多,收率低。采用了Wei路线后,每一步反应都可以监控,中间体都可以纯化,这样副反应相对减少,收率提高。
本课题对这两条合成路线的多步反应进行了工艺优化。对酸催化下,苏糖酸分子内成酯的反应,通过考察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发现以乙腈/甲苯或二氧六环/甲苯的混合溶剂带水可将收率由原来的76%提高到90%以上。
在邻二醇的保护反应中,分别考察了丙酮、2,2-二甲氧基丙烷和甲基异丙烯醚作保护试剂,发现采用2,2-二甲氧基丙烷的效果最好,收率可达76%。同时,我们还考察了不同的PH值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反应的最佳PH值为4-5,收率可达76%。
在羟基转变成氨基的反应中,我们对生成三氟甲磺酸酯、甲磺酸酯、对氯苯磺酸酯、苯磺酸酯及对甲苯磺酸酯的反应温度、完全反应时间及收率进行了考察。与此同时,对它们与叠氮化钠的SN2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甲磺酸酯和对氯苯磺酸酯作为活性酯的收率分别为81%和71%,反应条件最佳。
此外,我们还对以维生素C为原料的反应路线进行了优化。考察了L-抗坏血酸与2,2-二甲氧基丙烷反应的投料比、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并对H2O2氧化5.6-氧-异丙亚基-L-抗坏血酸的烯醇键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的收率情况,找到了最适的反应温度——30℃,收率达到了85%。
总之,本文采用了Wei等的路线,分别以L-苏糖酸钙和维生素C为原料对卡芦莫南合成的关键是中间体——手性内盐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步反应的优化,提高了反应收率。改进后的路线比原来选择的路线反应条件更温和,试剂更易得;大部分的产物能分离纯化,反应更有利于监测;反应的选择性更强,副产物明显减少等优点,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