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互联网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感知和思考。以往研究发现互联网会对记忆造成影响,也有研究发现互联网会对元记忆产生影响,但这些研究均未对记忆的各个加工阶段进行细致地考察,也未从元记忆的角度深入探索互联网影响记忆的内部机制。本论文拟通过三项研究,一方面从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入手,逐步探索互联网是否会对记忆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影响发生的具体阶段(包括研究一和研究二);另一方面从元记忆的层面,探讨互联网影响记忆的内部机制是否与记忆策略的使用有关(研究三)。研究一考察了互联网对记忆编码的影响,包括两项实验(实验1a和实验1b)。实验1a设置提取阶段为“无互联网环境提取”,用于考察编码阶段中有无互联网环境对记忆的影响;实验1b设置提取阶段为“有互联网环境提取”,目的在于排除编码特异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何种提取环境,互联网编码条件下的记忆绩效均显著低于无互联网编码条件,这表明互联网会对记忆编码造成记忆损害效应。研究二考察了互联网对记忆提取的影响,包括一项实验(实验2)。该实验采用提取练习范式,在编码和提取阶段之间加入了提取练习阶段来考察记忆提取过程。提取练习阶段通过操纵不同的提取练习条件和不同的互联网提取环境,来考察互联网对记忆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互联网环境会损害记忆提取;(2)人们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帮助提取;(3)互联网环境下人们付出更少的认知努力。这意味着互联网对记忆的损害可能是由于付出了更少的认知努力。研究一和研究二从记忆的加工过程层面,发现了互联网对记忆加工的损害效应。为了进一步明确这种影响的内部机制,研究三从元记忆层面,考察了记忆策略在上述影响中的作用(实验3)。该实验设置不同的互联网可得性和不同的互联网编码环境,来考察互联网对记忆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互联网不可得时,互联网环境编码的记忆绩效显著低于无互联网编码,表现为记忆损害效应;(2)在互联网可得时,互联网环境编码的记忆绩效显著高于无互联网编码,表现为记忆增强效应。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可得性的不同,个体会采取不同的记忆策略,从而造成不同的记忆结果。综上所述,本论文的成果表明:(1)互联网会对记忆编码和记忆提取造成记忆损害效应;(2)互联网的记忆损害效应是由于人们不愿意付出认知努力;(3)互联网可得性会通过记忆策略调节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互联网可得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记忆结果。本论文的成果:在理论上深入挖掘互联网对记忆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拓展记忆研究的领域;在实践上引发人们对新兴技术使用的思考,人们利用技术会带来何种认知结果以及人们应该如何利用技术才能更好地生存及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