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炭调控模式对冻融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高寒地区春季干旱灾害频发,在该地区受水资源的约束及季节性冻融作用的影响,对作物产量造成极大损失。因此越来越追求使用土壤改良剂来提高土壤性能。其中,生物炭作为一种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剂而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关于生物炭在季节性冻土区对土壤改良的认识较少。此外,生物炭的不同施加时期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是否不同还不清楚。因此,探究不同时期施加生物炭对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结构及水分特性的影响对提高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主要粮食产区的松嫩平原,在野外田间条件下设置了三种生物炭施加模式(A区:冻结前期施加、B区:融化中期施加及C区:冻结前期与融化中期均施加一半含量的生物炭)、4个生物炭施加量(3、6、9和12 kg·m-2),分别探究对土壤结构、结构稳定性和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最终探索一种高效合理地施用模式,使其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最佳的改良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生物炭施加在冻融前后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分析。在季节性冻融与生物炭施加双重作用影响下促进了土壤微孔径(≥0.3-5μm)与土壤空隙(>10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随施炭量的增加使不同土层极微孔径(<0.3μm)所占比例降低,并且土壤总孔隙度(TP)显著增加。土壤在融化期的持水量比冻结期高,与未经处理的土壤相比储水能力显著增强;生物炭施加冻融前后明显改变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尽管越高的施炭量增加了不同土层的植物可用含水量(PAWC),但并没有改善土壤水气不平衡的状况,由相对田间持水量(RFC)发现过度施加生物炭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而在冻融期发现当施炭量为6 kg·m-2时使土壤液态含水率的变化幅度最低,提高了土壤水分的稳定储存。同样,生物炭增加了同一处理在冻融前后的土壤导水性,但随施炭量的增加使饱和导水率(Ksat)逐渐降低。(2)不同时期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变化及结构稳定性分析。生物炭施用时期的选择和生物炭施加量对土壤结构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TP和直径>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减小了土壤中粉黏粒部分(S+C)的含量;并且所有施炭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极微孔径(<0.3μm)所占比例。与对照处理相比,所有9 kg·m-2的生物炭处理均体现出最佳的结构稳定性指标,而高生物炭施用量则导致土壤结构过于松散。从施用时期发现,C区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最好,这是由于施加生物炭并经历冻融作用是土壤结构改善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施用时长以及连续施用均有助于土壤结构的变化和稳定。(3)不同时期施加生物炭对土壤胀缩模式的差异。季节性冻融作用会抑制土壤在垂直方向的收缩变化,而生物炭的施加在冻融前后同时抑制了土壤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收缩效果,当生物炭施加量为9 kg·m-2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但在不同时期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收缩模式的差异中发现,施加量越低抑制效果越为显著,并且低施炭量也降低了土壤在失水收缩前后容重的变化幅度,这是由于生物炭在提高土壤孔隙的同时受自身结构的影响,使其不易在外力作用下减小自身孔隙所导致。相反,冻融作用促进了土壤发生膨胀现象,而生物炭的施加则降低土壤线性膨胀系数(COLE),抑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炭的施加提高了土壤大孔径结构,因此缓解了土壤发生膨胀现象。(4)不同时期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由于施加生物炭改善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孔隙内储水能力增强,同时生物炭自身孔隙的储存效果也间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发现当施加量为9 kg·m-2时得到了最佳田间持水量(FC=0.372 cm3·cm-3),这有益于土壤水分的稳定储存;土壤PAWC从0.0638 cm3·cm-3增加到0.0927 cm3·cm-3-0.1767 cm3·cm-3,并发现这与土壤TP和大团聚体(LA)含量的增加有显著关系。然而,在三种施用模式的平均液态含水率发现,B区所有施炭处理并没有增加实地土壤中的含水率,认为只有合理的时期施加生物炭才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稳定供给。受土壤孔隙的影响导致生物炭施加提高了土壤导水性,但由于较小生物炭颗粒堵塞土壤孔隙导致低施炭处理降低了土壤导水性。综上所述,认为只有合理地施加生物炭才会对季节性冻融土壤有积极作用。并发现在冻结前期与融化中期均施加一半含量的生物炭应作为季节性冻土区最适宜的施炭时期,结合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建议生物炭施加量应控制在6-9 kg·m-2之间,这有益于土壤保持最佳的结构状况及水分特性。本研究对了解生物炭在季节性冻土区的应用,并提高寒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碧罗雪山—临沧花岗岩带是滇西“三江”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是原—古特提斯构造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认识原—古特提斯演化、消亡具有重要的作用。前人对临沧花岗岩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其主体印支期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对早古生代的岩浆岩报道较少。本论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在临沧花岗岩基南段云县蚂蚁堆地区新解体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从岩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而是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的进城农民原先在农村拥有宅基地,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也未形成统一的裁判标准,导致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难以得到保护。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个人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但为了避免土地兼并,维护社会公平,我国建立了农村集体所有制。
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已有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中,主要考察小微企业的企业特征数据。本文主要研究小微企业主个人特征对小微企业信用的影响。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风险理论,吴氏三维信用理论等构建了双维度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一维为小微企业企业特征,包括小微企业自身情况,外部环境,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二维为小微企业主个人特征,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碳固定)。卡尔文循环是高等植物唯一用于CO2固定的生化途径,在C3植物中,它是由叶绿体内的11种酶催化的13个酶促反
江西省万载县地处赣西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是我国华南花岗岩类大面积出露的地区之一。本文所研究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属于九岭岩体在区内出露的一部分,作者在此次调查中新发现研究区九岭岩体中还有一些稍晚侵入的细粒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分布,因此本文从其野外接触关系和岩石学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展开对研究区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对比综合研究,主要针对新元古代
印染废水色度高、COD含量高,处理难度大。Fenton试剂法对难处理工业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传统Fenton试剂法在反应过程中pH值范围较窄,易产生含铁污泥,药剂用量大且不可重复使用,因此,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实际应用。本试验主要研究UV强化Fe/Cu催化非均相Fenton体系处理孔雀石绿废水的效果及工艺条件,为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孔雀石绿废水为对象,采用自制光反应器
作为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所研究的《慢》是昆德拉本人用法语直接创作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其虽篇幅不长,却包含了以往昆式作品的特点,如复调性、对话性以及互文性,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在多处体现了一些后现代艺术的元素,包括它的戏剧性、音乐性和电影性等等,因此该作品本身便为我们提供了从多角度分析研究的可能性。小说以“慢”为名,“慢”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指导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同时还是开拓、教育小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只有在日常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西部尤其是云南省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同时对地下空间的高效开发利用也逐渐受到高度重视。而云
心脏纤维化的特点是细胞外基质在心肌中的净积聚,是大多数心脏疾病的病理变化。老化是心脏纤维化的诱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中胶原沉积逐渐增多,最终影响心脏功能。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以诱导青年动物提前老化并且可以诱导细胞发生应激诱导的早衰。D-gal注射会导致青年大鼠心脏纤维化,但缺乏关于D-gal对老年啮齿动物心脏纤维化作用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D-gal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