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价格指数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能够灵敏地反映实体经济的细微变化;而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汇率的变动反映货币国际购买力的变化,也反映决定本币国际购买力的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股价和汇率既是两个主要金融子市场的价格,又同为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指标,那么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内在的关联,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股价的波动,反之亦然。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可能通过货币市场的利率等中介来传导,也可能以资产组合和调整的方式直接进行。
关于汇率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已有两种成熟的理论:汇率决定的流量导向模型和股票导向模型或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前者认为存在由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后者认为存在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西方学者也已经对这两大市场的相互影响作过细致的实证研究,如Abdalla和Murinde(1997)证明:在印度等四国存在汇率变动对股价的单向影响。Granger等(2000)的实证分析认为,在亚洲大多数国家(马来西亚等),汇率与股票价格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汇率与股价关联效应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将丰富产业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市场理论(主要是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传播理论);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根据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作出相应的对策,使政府在推进股票市场发展和迈向浮动汇率制的进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政策协调,防止两个市场间不利变动的传播及扩大,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维护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
目前虽然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莫衷一是,但是无论是支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一方还是反对的一方,至少在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方面达成了共识,即需要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出现与以往相比较大的变动,所以本文关注汇率变动的研究是恰逢其时。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某几个时段如2004年初、2004年三季度等,已经对中国的股票市场起到短暂的“激扬”股价的作用,而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以下简称“7·21汇改”)中人民币的升值对股市的影响更是一览无遗(7月22日上证指数上涨25点)。对于各股而言,处于不同产业的公司股票面临不同的际遇,如外币债务比重较高的产业及原材料进口产业(航空、造纸等受益产业)的公司股票将受到利好影响,而传统的出口优势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产业等)和国际化定价的产业(如有色金属产业)的公司股票将直接受损。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加大和股市中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将浮出水面,“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关联效应”这个原本被视为“研究鸡肋”的主题将越来越受到研究的重视。在此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时刻,本文关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于国民经济的各产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与操作、安全与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将广泛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金融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与论述。其中,突出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将收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欧元的名义汇率、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上证股价指数等数据进行汇率和股价关系的定量实证分析,并采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中常用的主流分析工具,如Pearson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o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ARCH、GARCH及EGARCH模型;再引用大量案例分析来说明汇率和股价的关联效应,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中汇率和股价双双下跌、“7·21汇改”中人民币升值对股市产生的影响等,并注重案例的解释与灵活运用;在最后一章“维护金融市场和各产业发展的对策”中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来分析“7·21汇改”前后管理层与投机者之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博弈行为。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汇率与股价关系的各种相关理论与实践作全面分析,系统论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是存在的,且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并深入探讨汇率与股价的四个波动传导中介——利率、贸易余额、资本流动、心理预期。
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ARCH系列模型来逐步展开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结果验证“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的观点,因为中国的汇率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股权分置制度等金融制度都具有中国特有的情况,所以中国特色情境下两者的关联自然与众不同。
再根据论证结果“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推断出中国的汇率和股价波动关联的情境发生变化(如人民币汇率加大弹性、股价形成机制完善)后,两者的关联效应将越来越显著,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价波动将产生较大的相互影响。接着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波动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鉴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将越来越显著及汇率和股价波动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维护金融市场和各产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本文对汇率与股价关联效应及其对产业发展影响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核心结论及各个子结论。核心结论(观点)是: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目前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处于过渡形态——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反向因果关系向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甚至是双向)正向因果关系的过渡;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加大,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将越显著,必须提出维护金融市场和各产业发展的对策。
各子结论分别为:1、汇率与股价的波动关联是存在的,且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即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汇率与股价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关联形式、方式、方向、正负性、时滞等。且两者的关联具有一般的形态,即当一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并处于资本管制时,两者关联主要反映为由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反向因果关系;而当一国金融市场成熟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时,两者关联主要反映为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甚至是双向)正向因果关系。
2、本文发现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这种实际的固定汇率制度使汇率和股价之间不具备直接的关联,表面上看人民币汇率和股价的关联程度很小,但政府基于汇率稳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各项宏观政策成为间接对股价形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3、相关分析结果是人民币币值与股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果检验结果是两者存在以从股价到汇率为主的单向因果关系;协整分析结果是只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股指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月度的人民币对日、欧元名义汇率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与股价存在ARCH模型,日度的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名义汇率与股指之间存在高阶ARCH、GARCH、EGARCH效应及相应模型。相关分析、因果检验、协整分析结果似乎说明我国汇率和股价的关系已经越过流量导向模型的适用阶段,而步入股票导向模型的适用阶段。但实证结果剖析的结论是目前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处于过渡形态——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反向因果关系向由股价到汇率的单向(甚至是双向)正向因果关系的过渡。
4、人民币升值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不一,如外币债务比重较高的产业及原材料进口产业(航空、造纸等受益产业)将受到利好影响,而传统的出口优势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产业等)和国际化定价的产业(如有色金属产业)将直接受损。
5、鉴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将越来越显著,提出维护金融市场和各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方面,针对目前汇率和股价关联“非正常化”的特征,应该放松汇率及外汇市场等方面的管制,并尽快解决股市中股权分置等问题以完善股价形成机制,使汇率与股价的关系回归市场化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针对汇率弹性的加大,汇率和股价联动效应逐渐显现,也要实施一定的管理或规制措施以防止金融震荡的传播与加剧,保证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
本论文虽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在IMF的IFS网页上找不到有效汇率的逐日数据,使实证分析的一些结果缺少逐日数据的进一步证明。在人民币由钉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今天,这更显得是一大缺憾。
2、本文应用诸多经济金融理论,系统论证了汇率与股价的波动关联,得出了结论“汇率与股价的波动关联是存在的,且不同情境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并给出了一般形态的汇率与股价的关联;但是只给出一般形态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系统给出“何种情境下将形成何种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并要相应解释“为什么某种情境下将形成某种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效应”,笔者今后将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