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将另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信息,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声传译是在会场电子设备辅助下完成的。较其他翻译形式而言,同声传译具有发言与翻译的同步性,占用会议时间少,即时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等优点,在国际社会中,尤其是大型国际会议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在中国同声传译是一个年轻的发展中专业,对许多业外人士而言,同声传译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交往将日益增多,大型国际会议也将日益频繁,因此揭开这层面纱,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同声传译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有众多口译研究者认为,在由同声传译员连接起来的双语交流活动中,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信息的“完全转述”的方法并不可行,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这一观点说明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现象。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同声传译中信息的流失现象进行尝试性研究。理论方面,试分析了Gile的“口译的精力负荷模式”以及AIIC的“工作负荷调查”,找出同声传译中信息流失的内因与外因。实践方面,以CCTV摄制的2007年4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开幕式现场同声传译实录为资料,对信息流失做了个案初步分析,探讨了在同声传译中减少信息流失的基本对策,以期对同声传译的培训和实践中信息处理及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引言扼要地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基本结构。第一章概括了同声传译的定义、历史与现状、种类以及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标准。第二章探讨了信息论,同声传译中信息的处理过程,口译“精力负荷式”。第三章通过对AIIC的“工作负荷调查”的介绍,试分析了同声传译息流失的内因与外因。第四章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开幕式现场同声传译实录为考察对象,对信息流失做了观察性个案分析。第五章概括性介绍了同声传译中减低信息流失的应对策略。结语对全文作了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