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高谷深、盆岭交错,自古以来就形成交通严重障碍。近年来,公路地质灾害显著加剧,地质灾害对公路产生严重制约。因此,滇西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研究。本文以“国道G320线保山境内段(保山至浦缥)公路改建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以滇西盆岭交错区为研究对象,滇西盆岭交错区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带东南部,呈北高南低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穿行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云岭这几列山脉之间,山脉近南北向延伸,三条大江平行南流近数百千米,河谷深切,山峰耸立,呈现出两江夹一山,一江隔两山的自然地理风光,出现独特的滇西盆岭交错现象。本文以盆岭交错区的保山、蒲薸盆地区为研究重点。根据盆岭交错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把研究区分为盆地区、山麓带、斜坡带、山顶区四个地貌单元。结合研究区植被气候、构造、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新构造运动、人类工程活动特征,总结研究区不同地貌单元的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如下:(1)盆地区主要由砾石、粘土、砂屑混合物,形成较老的洪积扇。土体结构疏松,力学性质差,发育的灾害类型为地基沉降,地质灾害较少,占研究区灾点总数的3.8%;(2)山麓带主要由洪积扇、坡积物组成,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小型土质滑坡及不稳定边坡,占研究区灾点总数的17.3%;(3)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的区域性明显,主要分布于斜坡带。该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断层分布集中、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强烈,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降雨、河流冲蚀、地震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育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为主,灾害发育类型齐全,占研究区灾点总数的75%。(4)山顶区岩体风化,垂直岩溶发育,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质崩塌,占研究区灾点总数的3.8%。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总结了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效应,公路工程建设大多会加剧研究区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基沉降现状地质灾害。尤其不稳定斜坡在工程扰动下极易产生崩塌或滑坡。在不同地貌单元下,高挖深填、半挖半填、新建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中,斜坡带诱发的地质灾害较多。同时,还总结了在不同地貌单元下,公路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最后,针对不同地貌单元地质灾害的现状和潜在危险性对拟建公路的危害或影响,以及项目运营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