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金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共同组成了人们的金钱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获取与支配金钱的方式,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是人们追求的生存价值。12~16岁作为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金钱态度。中学生恰好处于12~16岁之间,是情感萌芽、心理发展的重要时刻,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缺乏理性与客观的辨析能力,而且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在如今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受金钱态度的影响。从这个层面而言,研究中学生的金钱态度及其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当下中学生的金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促进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的增强。本研究通过对内江市某三个中学637名初一至初三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金钱态度、自我价值观、主观幸福感等三个角度出发,以相关理论知识与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探讨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同时结合调查结果,对纠正中学生不正确的金钱态度,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后,本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1)在金钱态度方面:由于中学生在该阶段零花钱受到限制,因此在支配金钱方面较为严谨拮据。从信任角度而言,初中生往往会对自己使用金钱的行为感到犹豫,会思考手中的金钱是否值得花费;从焦虑角度而言,由于可自行支配的金钱较少,因此在使用与获取过程中常常存在焦虑的倾向;另外,在金钱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重视商品的品质与品牌,女生在金钱使用方面更犹豫不决。而在金钱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的金钱意识也会显著提升,会日益注重金钱的使用价值;同时研究发现有无零用钱、有无储蓄习惯会导致中学生的金钱认知和金钱情感的差异,无零花钱的初中生比有零花钱的初中生对支配金钱的情形更加犹豫不决,而且常常存在焦虑与恐慌的倾向。此外,中学生是否存在储蓄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金钱态度:研究表明,有储蓄习惯的学生在支配金钱方面更加理性与严谨;而无储蓄习惯的学生在金钱拥有方面更加的焦虑与不安。(2)自我价值感方面:初中生自我价值感的平均分为3.59,高于理论中值3。从这个结果来看,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处于中上水平。而且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一,总体自我价值感;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一般自我价值感。(3)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分为73分。根据幸福感的等级排序,当代初中生整体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属于积极幸福感等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幸福感优于女生。(4)焦虑、不信任等情感容易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对自我价值感有正面预测作用;而金钱预算等指标既无法直观地预测出当代初中生的幸福感,也无法较好地预测出自我价值感。(5)初中生自我价值感能预测主观幸福感,而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会被金钱态度部分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