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保税区需要向自由区转型,以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障碍。然而,究竟如何“转型”,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以资借鉴。本文从政策分析和规划的视角,对此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自由区是保税区的转型目标,但世界上的自由区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并且各有千秋。这一事实决定了作为保税区转型目标的自由区不是矗立在世界某处的某个客观实在体,而是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理想模型”。 对理想模型的建构在功能形态、政策通则、管理体制三个维度展开。在论文的第一部分“自由区:转型的目的地分析”中,论文首先按照自由区的产业结构和功能将自由区划分为贸易型、工业型和综合型三种主形态,并对每一种主形态下的亚形态进行了描述。接着,论文对通行于世界自由区的一些政策原则进行了归纳,指出“境内关外”、贸易自由、金融自由、税收减免、以及一定向度和程度的经济限制是自由区的共同政策特征。然后,论文分析了自由区的管理体制,对政府管理模式、公司管理模式和法团管理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和它们的共同点进行了概括。 在粗略地勾勒出自由区的“理想模型”后,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国保税区:转型的起始地分析”中,论文按照与“理想模型”相一致的维度,着重考察了保税区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功能定位。对于保税区的管理体制,论文首先以“权力”为线索,交代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保税区管辖权力的划分及其后果。接着,对保税区微观管理层面的行政管理主体—管委会和经营管理主体—开发公司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描述,同时指出“政企不分”和“政企分离”对保税区所造成的影响。随后,对保税区微观主管机构的机构设置进行了剖析,并对机构规模及其效能之间的相关性作了测量。 对于保税区的政策体系,论文直接从保税区的政策法规着手,对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政策、外经贸政策、外汇管制政策、税收政策进行了细致梳理。通过对每种政策的相关政策文本和内容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展现了各种政策历经年许所发生的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税区的发展所构成的障碍。 对于保税区的功能取向,论文首先对官方预定的功能目标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定量分析,把握了保税区的实际功能态势。 通过对照自由区的“理想模型”和中国保税区的现状,二者之间的差距得到了暴露,同时中国保税区向自由区转型的道路也得到了呈现,因此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通向自由区之路:中国保税区转型政策规划”。 对于保税区的管理体制,论文设计了管理效率、行政成本效力、执行权威、政治可行性、政府形象、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考察指标,“筛选”出了作者认为最适合中国保税区的管理模式——“法团管理模式”。接着,论文以此模式为摹本,对保税区应然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组织设计。 鉴于保税区的现行政策有失健全,论文一方面取向自由区,主张对保税区开放国内进出口经营权,并在保税区内实行有条件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为保税区的发展开拓全新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出于“医治”政策“弊病”的考虑,主张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操作规程重新调整,以便使其发挥应有效能。保税区因地而异的工商税率及其适用范围严重影响了保税区的发展,论文主张让它们“一元化”。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政策亦非尽善尽美,“稽查制”使保税区始终处于“境内关内”的阴影之下,论文因而建议用“抽查制”取代“稽查制”,这不仅能够进一步简化保税区的通关手续,从而提高通关效率,还能够明确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性质,使其更像自由区。 对于保税区的功能定位问题,论文对保税区标榜的三大功能(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进行了条分缕析;指出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功能所涵盖的许多经济业务在保税区实际上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其中真正能够在保税区开花结果的只有进口分拨、出口收购、贸易代理(需要政策创新,开放国内进出口经营权)、特定情境下的加工业务(如“两头在外”)等几种屈指可数的经济行为;此外,论文强调,保税区的保税仓储功能是开展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的基础条件,是任何类型自由区都会具有的基本功能,它不应被当作主导功能而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保税区应当围绕可行的经济业务重点发展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功能。